历史学家

作品数:7193被引量:366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广智雷戈罗家祥李桂海张芝联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历史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把《甲申三百年祭》永远读下去
《共产党员(河北)》2025年第5期49-49,共1页曹海霞 
1944年3月19日,恰逢明朝灭亡三百年之际,历史学家郭沫若在《新华日报》发表了一篇史论文章《甲申三百年祭》。文章一经推出,就引发当时国共双方截然不同的反响。国民党方面认为文章“影射当局”,对文章进行大肆围攻;毛泽东则把《甲申三...
关键词:《甲申三百年祭》 《新华日报》 明朝灭亡 延安整风运动 郭沫若 骄傲 历史学家 共产党人 
“近代的超克”论
《读书》2025年第3期90-90,共1页 
[日]广松涉著定价:69.00元《“近代的超克”论》一书,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对各种各样的文献和细微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考察,立体地呈现了这个被称为“危险思想家”的知识群体,是如何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而瓦解的。什么是近代?什么...
关键词:知识群体 日本军国主义 广松涉 原理性 人际关系 历史学家 近代 
扎根中国大地 书写世界历史——访历史学家马克垚教授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5年第2期39-42,共4页张德莹隆 
马克垚(1932—),山西文水人,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有《古代专制制度考察》《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封建经济政治概论》《困学苦思集》等,主编《世界历史·中古部分》《世界文明史》《中西封建社...
关键词:专制制度 历史学系 《世界文明史》 资深教授 历史学家 北京大学 哲学社会科学 
许倬云一一家国情深,星斗其文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5年第6期32-35,共4页章我 
2024年6月20日,2024年第六届唐奖汉学奖正式宣布授予历史学家许倬云,以表彰他在汉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唐奖汉学奖召集人、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在授奖辞中称:“许教授的史学能见其大……他的著作透露着对国家、民族以及世界人类的关怀,是一...
关键词:大历史观 汉学 王德威 中国台湾 历史学家 哈佛大学 一生经历 寻找出路 
史料实证:历史人物形象的考察分析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5年第5期58-61,共4页刘东兴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大多都有两种形象:一是文学形象,是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文学家、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二是历史形象,是历史学家在占有历史典籍上的记载(主要是正史中的记载)和考古发现(考古文献)的基...
关键词:文学艺术作品 文学形象 历史典籍 史料实证 历史人物形象 考察分析 考古发现 历史学家 
追思我所接触到的戴逸教授
《清史研究》2025年第1期1-3,共3页张海鹏 
享誉海内外的杰出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戴逸先生于2024年1月24日在北京逝世。戴逸先生是新中国清史学科奠基人,是兼通清代前后期历史的大家,他担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为清史纂修工程倾注了全部心血。值戴逸先生逝世一周年之...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 清史 追思 历史学家 一周年 戴逸 
为史家塑像 为精神立碑——读孟东明新著《戴逸传》
《清史研究》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沈秋农 
戴逸是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是我国清史研究领域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70多年间,戴逸先生坚持教研并重,一生桃李满天,春晖四方,成果无数,贡献卓著,在海内外史学界均有巨大影...
关键词:清史研究 光明日报出版社 终身成就奖 人文社会科学 嘉惠学林 东明 吴玉章 历史学家 
从历史到未来:重写城市“中间阶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张屏瑾 
一、问题的提出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晚年研究中,发现了城市的重要性,他预言会出现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世界城市的联盟,地球上的居民将随着世界城市的到来,进入一个单一社会的时代:“未来的世界城市将会使目前所有主权国家形成一个全...
关键词:英国历史学家 主权国家 中间阶层 汤因比 全球范围 问题的提出 必要性与可能性 必要条件 
数字史学:何以成学?
《广东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144-149,共6页马敏 
自20世纪初梁启超提倡“新史学”以来,经过120余年的发展,中国史学研究正面临全新的转型:在网络化、大数据时代,随着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数字史学(digital history)的兴起,长期以来无数历史学家所企盼的历史学科学化、精确化...
关键词:数字史学 数字人文 新史学 中国史学研究 革命性变革 大数据时代 梁启超 历史学家 
三星堆里的文物为什么如此奇怪
《青年博览》2025年第1期15-15,共1页葛兆光 
三星堆文物的发掘,除了让我们感悟灿烂文明的辉光,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启迪我们,可能全球早期联系就很频繁,远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各自为营。历史学家从一些零星的资料中发现,古代中国跟外面的联系实在不少。比如,小麦是从西亚传过来的...
关键词:青铜冶炼 三星堆 北方草原 文物 历史学家 发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