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宪

作品数:2727被引量:307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细珠耿云志迟云飞韩大元李振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近代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与晚清中国(1894—1911)》
《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3期121-121,共1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128元19世纪末随着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介入中国问题的兴趣和对中国问题的影响都大大加强了。该书共分12章,在广泛利用中美两国档案及各种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1894—1911年间美国政府与晚清中国...
关键词:中日甲午战争 中美特殊关系 庚子事变 晚清中国 预备立宪 中美关系史 禁烟运动 史论结合 
锡良与宣统二年疆臣会、阁期限讨论被引量:1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1期67-81,M0003,共16页潘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锡良与清末新政研究”(13CZS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宣统二年(1910)八月,东三省总督锡良在京期间联合鄂督瑞澂密具由郑孝胥捉刀的干路借款折,遭清廷基本否定后,又听从郑孝胥建议将此计划群发疆臣,希望通过群议路政,倒逼清政府加速宪政进程,最终达于两者皆进的目的。干路借款计划促成疆臣...
关键词:锡良 干路借款 清末立宪 责任内阁 疆臣 
《钦定、协定与民定:清季制宪研究》
《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1期153-153,共1页
预备立宪是清末新政的一个高潮,其最终指向是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而宪法关乎社会各集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利与地位,朝野各方皆非常关注。清廷两次派遣大臣出洋考察,认为如用钦定办法制宪,可达到巩固君权之目的。因各国立宪运动结果多...
关键词:清末新政 立宪运动 出洋考察 倒幕 预备立宪 制宪 巩固君权 
再论清末立宪中的国会年限问题——以预备立宪筹备清单底稿为中心被引量:2
《近代史研究》2021年第4期151-159,F0003,共10页项旋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LSC018);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年发展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的预备立宪筹备清单是清季立宪进程中的重要文献,但关于该清单是否宣布开设国会年限及其出台细节仍存在诸多疑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有一份宪政编查馆起草的预备立宪筹备清单底稿,完整保留了清单出台...
关键词:预备立宪 宪政编查馆 国会年限 筹备清单 
大权将何以总揽?——从召对、奏事的改变看预备立宪时的皇权被引量:3
《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4期145-153,共9页刘文华 
召见制度与奏折制度是维护清代皇权专制的核心制度。宣统二年(1910)底,清廷决定仿行责任内阁制。在制订内阁官制时,加强内阁总理大臣责任,限制召见官员资格、缩小奏事范围是这一制度的应有之义。不过,摄政王与众大臣们考虑到实际情况,...
关键词:召对 奏折 内阁官制 责任内阁 预备立宪 
礼治与宪政:清末礼学馆的设立及其时局因应被引量:6
《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3期28-45,共18页李俊领 
1907年设立的礼学馆,旨在修订符合宪政要求的礼仪制度。该馆总理陈宝琛与曹元忠等纂修固守礼治之道,排拒宪政理念,因而仅对《大清通礼》的细节略作调整。在修订礼制时,礼学馆与修订法律馆几经争议、妥协,最后拟出暂时保留礼教内容的新...
关键词: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礼治 礼学馆 陈宝琛 
张之洞对立宪的态度——与孔祥吉先生商榷被引量:7
《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6期147-153,共7页侯宜杰 
孔祥吉先生在《张之洞与清末立宪别论》一文中提出,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张之洞在光绪三十三年被慈禧召见时曾主张立即实行立宪政治,并认为张是敦促慈禧推行立宪政治的重要人物。这一论断值得商榷。从张之洞平生为人处世的哲学来看,他一向...
关键词:张之洞 慈禧 奕劻 立宪 议院 
《寒柳堂记梦未定稿》陈三立保定之行一节之疏证
《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1期154-159,共6页李开军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陈三立与晚清民国古典诗坛"(IFW1208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于陈三立光绪三十二年(1906)保定之行,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所记从细节到大要,都颇有讹误之处,不可尽信。如陈宝箴、陈三立父子开复在光绪三十一年而非二十九年;袁世凯主张立宪之隐情非仅陈三立一人窥得,而是路人皆知;并非袁世...
关键词:陈寅恪 陈三立 《寒柳堂记梦未定稿》 立宪 
制度变革与身份转型——清末新式司法官群体的组合、结构及问题被引量:11
《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5期65-78,161,共14页李在全 
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设立大理院,中国新式司法官由此产生。宣统年间,司法官选任逐渐步入规范化的考选之途;经宣统二年全国规模的司法官考试,大批法政人员加入司法官队伍中。由于清末新政、立宪等制度变革,使很多传统人员实现了现代转型,...
关键词:清末新政 立宪运动 司法官 法律改革 
《戊戌纪略》的刊布与张謇的君宪情结被引量:2
《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2期149-156,共8页李永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载沣罢免袁世凯事件研究"(NKZXA1208)资助
学界长期流行一种说法,袁世凯《戊戌纪略》首次刊行于光绪宣统之交袁世凯被罢回籍前后。事实上,《戊戌纪略》大约于1925年由张謇所创办和经营的南通翰墨林印书局以《项城自撰戊戌纪略》为书名首次铅印出版。1926年2月上海《申报》再次...
关键词:袁世凯 张謇 《戊戌纪略》 君主立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