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作品数:309被引量:52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郝培文张登良刘先淼李波王旭东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长沙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交通行业科技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公路交通技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规范的解读与实践
《公路交通技术》2024年第5期1-8,16,共9页肖丽华 
为更好地掌握与运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B“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对规范相关条款进行了研究解读,阐述了沥青混合料体积设计方法的原理,分析了各体积参数的意义以及各参数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着...
关键词:规范解读 配合比设计 矿料间隙率 空隙率 沥青膜厚度 最佳沥青用量计算 
严寒地区路面面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公路交通技术》2017年第3期19-22,共4页蒯海东 丁志伟 张勇 陈芳 
以综合性能较好的SMA-16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材料及严寒地区气候特点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设计,并对其路用性能展开研究,以有效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节约养护维修费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关键筛孔4.75 mm通过率在25%~30%之...
关键词:严寒地区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使用寿命 
改进型硅藻土AC-16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公路交通技术》2016年第3期39-42,共4页赖辉 
交通运输部西部建设科技项目(2014 318 J15 070)
以AC-16沥青混合料为试验对象,采用改进型硅藻土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通过路用性能试验,验证不同改进型硅藻土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型硅藻土可提高AC-16沥青混合料的标准马歇尔稳定度、浸水残留...
关键词:道路工程 硅藻土改性沥青 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被引量:4
《公路交通技术》2012年第6期34-37,42,共5页王祺 
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具有密度大、孔隙率小、抗渗水和高温性能好等优点,故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被广泛采用。基于云南丽江机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磨耗层SBS改性AC-13C目标配合比设计,系统介绍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的理论基础、判定准则...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 骨架密实 配合比 设计方法 
AK-13A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被引量:1
《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第4期47-49,共3页艾海清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质量,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介绍AK-13A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的设计及施工工艺。
关键词:AK-13A 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 施工工艺 
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控制被引量:2
《公路交通技术》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付素文 
沥青路面的车辙、水损害等早期病害是公路建设中困扰多年的问题,而应用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是解决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有效方法。结合施工实践,介绍GTM设计原理、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为此类工程的施工控制积累一些经验。
关键词:GTM 设计原理 配合比设计 施工控制要点 
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被引量:2
《公路交通技术》2006年第5期46-49,共4页刘俊锋 袁万杰 关志深 
针对我国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通过采用贝雷法对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矿料级配设计和检验,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贝雷法检验指标适用范围。研究表明,采用贝雷法对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设计,可使矿料级配达到骨架密实结构的效果,...
关键词:贝雷法 矿料级配 湿热地区 路用性能 沥青混合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