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

作品数:35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红梅肖雨吴强华陈荣富陈兵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佛教文化》《宗教学研究》《佛学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栖共住规约》研究:莲池大师的管理之道
《普陀学刊》2022年第2期85-123,340-341,共41页释法至 
《云栖共住规约》继承了传统丛林清规精神,又带有明末佛教特质与莲池大师个人的修学经验。本文第一部分,略述在《云栖共住规约》之前元代成立的主要清规,明末社会及佛教现状与《云栖共住规约》形成的情形。第二部分介绍规约所管理的僧...
关键词:《云栖共住规约》 莲池大师 云栖寺 清规 
莲池大师的修行观点
《佛教文化》2022年第3期102-104,共3页慎言 
莲池大师(1535-1615)是明末清初四大高僧之一,名株宏,字佛慧,白号莲池,俗姓沈、浙江杭州人。他与憨山德清、紫柏真可,蔼一智旭并称明清四大高憎。莲池大师17岁补邑庠,后专修净土宗,志在出世。大师31岁出家,后于杭州昭庆寺受具足成,学华...
关键词:憨山德清 莲池大师 净土宗 华严 紫柏真可 智旭 株宏 浙江杭州人 
应是“酽酼醇醴”
《咬文嚼字》2019年第6期17-17,共1页罗家欣 
《今生只活得深情二字》(梁实秋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年3月出版)在第115页上有这样一句话:“莲池大师云:’世间酽酼酮醴,藏之弥久而弥美者,皆繇封锢牢密不泄气故。’”查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这里的“酽酼酮醴”应是“酽酼醇醴”。
关键词: 莲池大师 梁实秋  
莲池大师融通方法论探析
《法音》2018年第6期17-23,共7页周天策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汉传佛教伦理思想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1FZJ003
莲池大师,又称“云栖袜宏”,为晚明“四大高僧”之首,其弘化净土,慈悲济世,为莲宗第八祖。袜宏的佛学思想浩瀚广博,于教内净、惮、教、律诸宗无不精通,教外的儒、道等学亦有深入的研究,而表现有融通诸说的显著特征,印光法师盛...
关键词:莲池大师 方法论 佛学思想 圆融无碍 印光法师 高僧 净土 慈悲 
读书一二三
《读书文摘》2017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蒋子龙 
物质社会是花花世界,声色犬马,诱惑很多,兴趣繁杂,还有种种压力要应对,一是不想读书,二是哪有时间?所以近年来媒体对国人的阅读现状多有诟病。然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莲池大师有云:“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终老,但清...
关键词:读书 阅读现状 莲池大师 压力 吟咏 
妈妈的爱
《祝你幸福(午后)》2017年第1期40-41,共2页传喜法师 
刚出家不久,我的师父悟公上人就叮嘱我:要常常给家里写信。不要忘记父母,要劝他们吃素。佛教界有很多高僧大德把父母带在身边。像一代高僧明呖大师、.蒲益大师、莲池大师,父母在的时候带在身边,
关键词:妈妈 莲池大师 父母 高僧 佛教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的动物保护伦理思想
《山海经(想象作文)(下)》2016年第12期84-85,共2页胡曦 
莲池大师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他的慈悲心在本来就非常推崇慈悲精神的佛教界尤显突出,这既体现于他的理论,又体现于他的实践。他的动物保护伦理思想初具现代动物解放论的雏形。尽管莲池大师用了许多生动事例和通俗语言去论述为什么要爱...
关键词:动物保护伦理 现代动物 动物解放 莲池大师 
不敢告者则不为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16年第5期70-70,共1页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载:“赵清献公尝自言:‘昼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天,不敢告者则不为也。’吾以为如是之人乃可学道。”赵清献即北宋名臣赵扦,清献是他的谥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赵扦心地虔诚,表里如一,凡白天所为,必...
关键词:莲池大师 高僧 虔诚 
读书一二三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5年第8期10-11,共2页蒋子龙 
物质社会是花花世界,声色犬马,诱惑很多,兴趣繁杂,还有种种压力要应对,一是不想读书,二是哪有时间?所以近年来媒体对国人的阅渎现状多有诟病。然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莲池大师有云:“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终老,但清...
关键词:读书 莲池大师 时间 处世 高僧 清浊 
不敢告者则不为
《领导科学论坛》2015年第4期62-62,共1页晏建怀 
明代高僧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载:"赵清献公尝自言,‘昼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天,不敢告者则不为也。’吾以为如是之人乃可学道。"
关键词:莲池大师 高僧 领导学 领导方法 企业领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