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词

作品数:123被引量:18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云路郭珑周荐王宁宋继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慧眼辨字
《初中生天地》2023年第16期32-32,共1页
错例:大观园中的建筑画栋朱帘,美仑美奂。诊断:“美仑美奂”应为“美轮美奂”。识记方法:在古汉语中,有一个叠韵连绵词“轮困”,意思是“硕大”“高大”。如清代厉鹗《东城杂记·灌园生》:“夏果磊落,秋瓜轮困。”“秋瓜轮囷”说的就是...
关键词:错例 识记方法 连绵词 大观园 
《史记》之“蓬累”即“蚹蠃”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93-96,共4页余鹏政 
“蓬累”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但未曾见于《史记》同时代的其他文献中,因此,“蓬累”当存在其他书写形式。“蓬累”当为“蚹蠃”,即现在所说的蜗牛。首先,二者上古读音相近,存在为同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的可能;其次,“...
关键词:蓬累 蚹蠃 史记 连绵词 隐藏 
汉语同义连绵词特殊现象探析被引量:1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57-61,共5页金朔冉 汪银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域外汉籍《燕行录》所见明清语言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4BYY113;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年希尧《五方元音》与汉语官话音系”,项目编号:2020B187;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五方元音》系韵书源流考”,项目编号:JJKH20210909SK。
连绵词是汉语词汇史上出现的特殊语言现象,连绵词两个音节语音关系密切,或双声或叠韵,可见双声和叠韵是连绵词主要的生成方式。值得关注的是,在上古汉语的同一时期存在既有双声形式又有叠韵形式的同义连绵词。这种同义连绵词的特殊现象...
关键词:连绵词 双声叠韵 生成方式 
安大简《诗经·关雎》“要翟”说被引量:11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年第1期141-142,共2页杜泽逊 
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诗经》存简九十三支,为《国风》五十七篇(含残篇),内有《关雎》,其中"窈窕淑女"之"窈窕"作"要翟"。"要翟"有各种训释,其实乃连绵词,义为姣好之貌。古书中与"要翟"音近义同的连绵词相当多,训释时不应拘泥于字形。
关键词:安大简 诗经 关雎 要翟 连绵词 
《韩非子》连绵词考究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19-26,共8页张倩 
连绵词是汉语语音造词的产物。《韩非子》中的连绵词从语音联系方面可以分为双声、叠韵和非双声叠韵三类。这些连绵词具有非双声叠韵连绵词的数量最多,叠韵连绵词在声调上具有一致性,部分连绵词具有重言形式等特点。
关键词:《韩非子》 连绵词 形音义 考证 
由《诗经》看连绵词偏旁的类化现象
《汉字文化》2019年第24期67-68,共2页王赫岗 
《诗经》中不乏复音词的出现,其中连绵词又在《诗经》复音词中占有显著地位,并有部分词语在偏旁上呈现出显著的"类化"特征,本文就此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以往学者观点,得出偏旁类化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体现的是汉字的动态发展过程。
关键词:《诗经》 连绵词 偏旁 类化 
“连绵”和“联绵”的混用与规范
《文教资料》2019年第36期64-65,79,共3页程慧 
“连绵”和“联绵”在表示同一意义时并存并用,为一组同音同义字形不同的异形词。梳理“联”、“连”的词义系统,分析“连绵”与“联绵”混用原因,根据异形词规范的通用性、理据性及系统性原则,推荐“连绵”、“联绵词(字)”分别为表示...
关键词:连绵 联绵 连绵词(字) 联绵词(字) 异形词规范 
“辗转”商诂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9年第2期12-16,共5页赵暾 
“辗转”一词由来已久。郑玄、顾野王、朱熹等学者,对“辗转”一词虽有不同解释,但都存在分训的问题。只有把握“展转”一词词形演变的源流,从“核心义磁场”的角度出发,才可对不同语境下“辗转”的意义作出概括,进而找出其內在联系。...
关键词:连绵词 “辗转” “展转” 核心义 “反复” 
“懵”类词的历时发展演变——说“懵懂”与“酩酊”
《长安学刊》2019年第3期18-20,共3页凌慧 
汉语中有一类连绵词其实是单音词的重叠形式,本文主要通过讨论“懵懂”和“酩酊”的这两个连绵词,发现这两个词分别是“懵”和“酩”向后衍音而成的。同时,这两个较常见的连绵词在语源上具有同源关系,共同的语源为“瞢”。
关键词:连绵词  懵懂 酩酊 
连绵词语素化音节的选取
《北方文学》2019年第12期264-264,共1页刘俊男 
汉语中一部分连绵词的无意义音节在某些情况下发生了语素化,代表了连绵词的语义,本文试图从语音和心理角度分析连绵词语素化的音节的选取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连绵词 语素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