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之际

作品数:106被引量:14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孙少华臧知非边家珍陈其泰曲利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观念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发现慈悲
《世界宗教研究》2025年第1期27-27,共1页
喻静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280千字。“慈悲”是两汉之际随佛经汉译进入中国文化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外化为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 慈悲 佛经汉译 两汉之际 文化 艺术 观念 
两汉之际文士集团的经学传播与文学创作
《学术交流》2024年第11期165-181,共17页王洪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石渠阁到白虎观:汉代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18BZW037)。
汉成帝河平三年刘向受诏董理群书,逐渐形成以刘向为核心以校书为责任的士人集团。刘向卒后,其子刘歆承父业校雠典籍,以刘歆为核心的士人集团逐渐显现。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经发现了内府所藏《左传》《毛诗》等古文经,刘歆力排众议提出立...
关键词:刘向 刘歆 文士集团 经学 文学 
安徽淮南寿县五里闸墓群M1发掘简报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9期169-173,共5页陶良礼 
2022年1月,寿县文物保护中心组织人员对安徽淮南寿县五里闸墓群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原始瓷壶、釉陶屋、釉陶圈厕、铜镜等器物共计14件(套),结合墓葬形制为双墓室石棺墓,推测墓葬年代为两汉之际。
关键词:寿县 五里闸墓群 石棺墓 两汉之际 
两汉之际学风的转变
《国学(汉斯)》2023年第4期377-382,共6页郭明月 
两汉之际是学风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治学方式上,学者们由重口说转变为重文本;从治学内容上,知识分子们从专守一经转变为博览兼通;从治学态度上,从之前的浮华僵化到东汉初年的严谨求实“风俗为之一变。”一方面,统治者和豪强地主的利益具...
关键词:两汉之际 经学 学风 
常州博物馆馆藏明代金铜菩萨像表面装饰层分析研究
《上海工艺美术》2023年第3期90-93,共4页李倩倩 朱志保 韩超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佛造像是佛教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承载了佛教理念,通过雕刻艺术表达精神世界。佛造像的发展早期以汉传为主,魏晋南北朝时期呈“瘦骨清像”特点;大唐盛世时期呈“大度雍容”风格;元代开始...
关键词:博物馆馆藏 佛造像 大唐盛世 表面装饰 雕刻艺术 菩萨像 两汉之际 
中华地域文明塑造中的宗教因素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3期111-112,共2页王开队 
自两汉之际传入,佛教至今在中国已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就人类文明的交往交融来看,这一现象无疑堪称奇迹。有关佛教在思想、仪轨、制度、信仰等层面的“中国化”问题学界早已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讨,然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地域...
关键词:仪轨 宗教因素 地域文明 横向扩展 人类文明 中国化 两汉之际 纵向维度 
两汉之际气候变迁与丝绸之路长安一洛阳路段的繁荣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9期154-154,共1页王子今 
气候变迁作为基本生态条件的变化影响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也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历史走向。两汉之际的气候变迁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背景。当时,北方大量移民南流。王莽设定“五都”,而“洛阳称中”,已经承认关东的经济地位。...
关键词:气候变迁 丝绸之路 刘秀 新莽 东汉王朝 东都 胡商 王莽 
两汉之际气候变迁与丝绸之路长安—洛阳路段的繁荣
《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8期35-37,共3页王子今 
生态条件是文明发育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自西汉晚期到东汉,气候由温暖湿润转为干燥寒冷。气候变迁导致草原民族内附而汉王朝北边居民南下,大量移民转徙江南。这一历史演变对丝绸之路史的动态进程也发生了影响。由于关东地区经济地位的提...
关键词:丝绸之路 西汉晚期 生态环境史 气候变迁 草原民族 地方史 世界史 河洛地区 
“正统”与“另类”:两汉之际《史记》地位的沉浮
《今古文创》2023年第30期53-56,共4页陈恪迁 
司马迁是西汉时一非常人物,其著述《史记》亦是一部非常之作。在《史记》的创作过程中,司马迁已明确指出此书的性质,并对其未来之地位寄予厚望。吊诡之处在于,该书广为流传后,其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动态变化。通过...
关键词:《史记》地位 儒家正统 司马迁 太史公 两汉 
重庆开州龙家坝墓地M1发掘简报
《江汉考古》2023年第3期31-39,共9页王芬(执笔/绘图/摄影) 栾丰实 刘善沂(绘图) 
2006年冬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单位发掘重庆市开州区龙家坝墓地,清理了1座保存较好的带把刀形砖室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酱色釉陶,为研究峡江地区两汉时期埋葬制度增添了新资料。
关键词:重庆开州 龙家坝墓地M1 砖室墓 两汉之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