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种

作品数:71被引量:15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凯涂书新党占海张建平吴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农业学报》《湖南农业科学》《河北农业》《村委主任》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谷子两系杂交种制种技术研究被引量:1
《种子》2023年第3期139-144,156,共7页王娟菲 麻慧芳 赵雄伟 史关燕 
杂粮种质资源创新与分子育种国家实验室(筹)(202204010910001);谷子杂种优势利用与强优势杂交新品种选育(2022 ZDYF 107);山西农业大学生物育种工程项目(YZGC 052);吕梁市重点研发项目(2022 NYGG 20)。
为探寻谷子两系杂交制种方式,以6个谷子杂交种为材料,研究杂交种父母本行比和父母本株高差异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1、组合2、组合3、组合6在恢复系父本与不育系母本行比为2∶6种植时,制种产量最高,组合5父母本行比按2∶4种植...
关键词:谷子两系杂交种 制种技术 行比 产量 
谷子抗除草剂杂交种去除假杂种技术研究被引量:3
《作物杂志》2021年第6期72-77,共6页李会霞 刘红 王玉文 田岗 刘鑫 郑植尹 
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项目(202105D121010);山西农业大学创新项目(YGC2019KQ01,YCX2019T05);山西农业大学学术恢复科研专项(2020xshf49);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03D221019-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6-13.5-A23)。
目前谷子杂交种所用不育系大多属于高度雄性不育系,有5%-10%的自交结实率,因此谷子两系杂交种会有一定比例的假杂种。传统去除假杂种方法是在苗期喷施除草剂去假留真。为了研究更简便、安全、有效去除假杂种的方法,选用拿捕净和咪唑乙烟...
关键词:谷子 两系杂交种 除草剂 假杂种 
高产稳产化学杀雄两系杂交油菜宁杂559的选育和种子生产技术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2期87-91,共5页付三雄 周晓婴 张洁夫 陈松 浦惠明 陈锋 龙卫华 彭琦 高建芹 张维 胡茂龙 王晓东 戚存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8YFD010060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编号:CARS-12)
宁杂559属甘蓝型油菜中熟品种类型,选自11′6065×11′6068组合。国家油菜试验结果表明,宁杂559株高161.36 cm,一次分枝数7.16个,单株角果数333.72个,角果中长,每角种子数22.54粒,千粒质量3.93 g,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3.34μmol/g,含油...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两系杂交种 化学杀雄 宁杂559 
高产广适谷子两系杂交种豫杂谷1号的选育及制种技术被引量:4
《农业科技通讯》2019年第12期244-247,共4页闫宏山 刘金荣 王素英 刘海萍 宋中强 王淑君 宋慧 张扬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CARS-06-13.5-B25);河南省谷子育种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谷子育种创新团队(C20150043);河南省谷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豫杂谷1号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谷子不育系安育1号为母本,与抗拿捕净除草剂恢复系安14-6229为父本组配育成的谷子两系杂交种.该杂交种在华北夏谷区、西北春谷早熟区、西北春谷中晚熟区、东北春谷区四大谷子区组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
关键词:谷子 豫杂谷1号 两系 杂交种 品种选育 
胡麻两系杂交种陇亚杂4号选育报告被引量:2
《甘肃农业科技》2018年第11期5-7,共3页王利民 党占海 张建平 党照 
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4-1-05);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17ZD2NA016);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GARS-07-05);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2017GAAS22)
陇亚杂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在2013—2014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 773.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折合产量1 506.75kg/hm2)增产8.99%,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
关键词:胡麻 两系 杂交种 陇亚杂4号 选育 
胡麻两系杂交种陇亚杂3号的选育被引量:3
《中国种业》2018年第7期62-64,共3页张建平 党占海 王利民 党照 
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CARS-14-1-05);甘肃省科技计划资助(17ZD2NA016);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2017GAAS22)
陇亚杂3号是2013年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温敏型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常规品种定亚23号为父本,采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选育而成的胡麻杂交种。该品种2013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通过全国胡麻品种鉴...
关键词:胡麻 两系 杂交种 陇亚杂3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优质化学杀雄两系杂交油菜“宁杂1838”的选育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13期64-66,共3页付三雄 张洁夫 周晓婴 顾慧 陈松 浦惠明 龙卫华 陈锋 高建芹 胡茂龙 张维 彭琦 王晓东 戚存扣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13);国家"863"计划(编号:2011AA10A10403)
宁杂1838属甘蓝型油菜中晚熟品种类型,选自096030×096033组合。株高168.50 cm,分枝点较高,一次分枝8个。单株角果数333.50个,每角种子数22.90粒,千粒质量4.10 g;芥酸含量0.60%,硫苷含量24.13μmol/g,含油量44.28%。国家油菜区域试验结...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两系杂交种 化学杀雄 宁杂1838 
弱筋春性小麦品种“川麦69”被引量:1
《农家科技》2016年第9期8-8,共1页
“川麦69”化控两系杂交种。春性,全生育期181天在右。幼苗半直立、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叶苗淡绿色。
关键词:小麦品种 春性 两系杂交种 全生育期 分蘖力 化控 长势 
甘蓝型早熟两系杂交油菜“秀油杂610”的选育被引量:3
《湖南农业科学》2016年第4期14-15,18,共3页王小武 袁卫红 吴平 郑慧 邹乐萍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1BBF60011);江西省科技重点计划项目(20144BBF60012)
早熟两系杂交油菜"秀油杂610"是利用甘蓝型早熟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用系"6S"与优质早熟恢复系"C10"杂交筛选而成的早熟两系新组合,具有熟期早、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等特点,2013~2015年参加江西省早熟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
关键词:早熟油菜 甘蓝型油菜 两系杂交种 秀油杂610 选育 
胡麻两系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27
《中国农业科学》2016年第6期1047-1059,共13页王利民 张建平 党照 裴新梧 党占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355);国家胡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7-GW-02)
【目的】研究胡麻两系杂种优势的亲本配合力遗传基础,为胡麻两系杂交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份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和11份国内外主栽油用及纤用亚麻优良品种为亲本材料,按照遗传交配设计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77(7×11...
关键词:胡麻 两系杂交种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种优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