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韵

作品数:431被引量:41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蒋继华张建彭王鸣顾永圣龚珍林更多>>
相关机构:环睦木业(上海)有限公司新疆国玉和田玉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宁海中学深圳市馨淼朝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塑灵韵——跨媒介理论视域下的电子游戏《江南百景图》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93-100,共8页金培 刘毅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20ZD26);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单列项目“19—20世纪德语国家艺术史学传统与核心概念研究”(18CA164)的成果。
灵韵来源于时间的积淀,而记忆是包含了时间的现象。一件当下生产的文化艺术品,需要借用一个遥远的、带有文化记忆与认同感的“原作”,将新生的植物嫁接在已经成熟的植株上来完成灵韵的重塑。数字技术将原作转化为电子形式,从文字到图像...
关键词:灵韵 跨媒介 后机械复制时代 电子游戏 
紫禁城遇到摄影术:灵韵的消逝与现代政治空间的形成被引量:2
《民族艺术》2022年第3期100-112,共13页梁君健 苏筱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研究”(18ZD21)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紫禁城的功能变迁与现代摄影术的文化实践相互交织,影响着紫禁城建筑空间和意义空间的重构。这一时期与紫禁城相关的摄影实践包括了民族志摄影、旅游摄影、新闻摄影三个类型。摄影术一方面消解了紫禁城作为皇...
关键词:紫禁城 现代摄影媒介 民族志 建筑空间 视觉文化 
福柯“思想界限”及其句子灵韵:一种微观的歧异解读被引量:1
《天府新论》2022年第3期85-93,共9页聂成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怪诞美学思想研究”(编号:18BZW029);第1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西方怪诞美学关键词研究”(编号:2019T120577)的阶段性成果。
在《词与物》前言第一段,福柯坦言博尔赫斯引述的“中国某部百科全书”是“我们自己思想的界限,即我们完全不可能那样去思考”。这种思想的界限通常被解读为“他异思想”生成的标志。但这个结论明显因其同义反复而失去表达的效度。将之...
关键词:《词与物》 福柯 思想界限 博尔赫斯 他异思想 
综艺舞蹈的影像感知与舞蹈—影像的技术“灵韵”被引量:1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2年第2期118-123,共6页陈琰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电影中的青年形象与文化编码研究(1978—2018)”(项目编号:19CZW041)的阶段性成果
舞蹈与影像关系密切,在今天舞蹈影像更成为大众了解、欣赏舞蹈的重要媒介。本文从电视综艺—网络综艺两个阶段梳理舞蹈综艺的历史,强调节目形态演变背后的“知识型”(épistémè)问题:不同的知识型对应着不同的舞蹈影像实践、舞蹈影像...
关键词:舞蹈综艺 综艺舞蹈 柯达瞬间 舞蹈风暴 灵韵 
论本雅明电影理论的三个概念工具——对“灵韵”、寓言理论、影像构筑的解析被引量:2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82-88,共7页李小倩 王纯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66)。
本雅明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先见性地察觉到在现代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经过“技术祛魅”后新生的艺术形式——电影。他高度认可电影的独特价值,认为随着独属于传统艺术的“灵韵”不断消散,电影紧紧依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
关键词:本雅明 寓言 “灵韵” 电影 
灵韵消散之后——艺术生产与审美经验的跨媒介重建被引量:17
《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125-132,148,共9页刘毅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20ZD26);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9-20世纪德语国家艺术史学传统与核心概念研究”(18CA164)的阶段性成果。
本雅明的灵韵论是对大工业生产背景下艺术状况的总体解说,而由此形成的"由机械复制导致艺术灵韵消散"的学术命题也成为理解现代、后现代直至当代艺术的重要理论参照。本文沿着本雅明的思路,即从技术与艺术的关联性出发,分析在灵韵消散...
关键词:跨媒介性 艺术生产 审美经验 灵韵 
本雅明“灵韵”概念的辩证结构被引量:3
《外国美学》2020年第1期-,共22页马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项目编号17ZDA01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项目“本雅明的艺术复制类型学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代码2019EWY004)的阶段性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东华大学励志计划”资助
"灵韵"既是研究本雅明美学绕不开的概念,又是20世纪至今美学与艺术批评领域当中一个极具显示度的关键词。本雅明文本中的"灵韵"可区分为两类:自然对象的"灵韵"与历史对象的"灵韵"。前者可追溯至本雅明30年代关于毒品的一系列尝试记录,...
关键词:“灵韵” 自然对象 历史对象 消逝 
“原始”的灵韵——探析彝族风俗习惯中的防疫文化被引量:1
《创造》2020年第3期50-54,共5页冯冲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ZDA158);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9年度民族文化“百项精品”工程“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传统灾害文化纪实丛书”(项目编号:C6193204)的阶段性成果。
生活于高山林间的彝族在其“原始”之中已闪现出了防疫文化的灵韵,并通过传统风俗习惯展现于防疫观念、防疫行为、防疫因素之上。通过对彝族风俗习惯中的防疫文化进行探讨、分析以增强民族自我认知感和推动现代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演进。
关键词:彝族 风俗习惯 传染病 防疫文化 
艺术事件观下的物性与事性——重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被引量:33
《文学评论》2019年第4期64-70,共7页卢文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英美文艺社会学思想研究”(批准号16CZW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艺术事件观看来,艺术品是物性与事性的统一。由此视角重读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可以发现,本雅明认为艺术品有物性层面和事性层面,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它的本真性,这让艺术充满了灵韵。机械复制可以完美地复制艺术的物性,...
关键词:艺术 物性 事性 本真性 灵韵 
“灵韵”的消逝:本雅明对现代艺术嬗变的诊断被引量: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6年第2期-,共10页郭广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M591347);国家社会基金青年项目“本雅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6CKS030)的研究成果
面对法西斯主义政治美学化浪潮席卷整个欧洲的严峻形势,本雅明将艺术置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背景下,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从技术之维来思索和诊断现代艺术的嬗变,在存在方式、受众群体、社会功能层面上,深刻阐发了艺术从...
关键词:瓦尔特·本雅明 传统灵韵艺术 现代复制艺术 艺术嬗变 政治批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