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呐鸥

作品数:247被引量:34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方鹤臻王志松杨迎平郭亮亮盘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上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刘呐鸥的《风景》与现代都市人的情爱方式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2年第6期28-33,共6页王爱松 
刘呐鸥的文学活动,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在其小说创作中,除了在《流》中偶然写了一段工人的罢工场面之外,其余所写都是关于有产者骚动不宁、放浪颓废的生活。他的小说创作数量不多,除了收入(《都市风景线》中的作...
关键词:现代都市 都市人 刘呐鸥 《风景》 情爱 小说创作 日常生活 文学活动 
“中国的左拉”——渐被遗忘的大河小说家李劼人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0年第8期34-38,共5页陈正茂 
曾被巴金誉为"鲁迅、茅盾之后第一人"的李劼人,在台湾文学界并无鲁、茅的知名度,文坛对其介绍研究的也不多,甚至可用相当陌生来形容。人世间的事就是如此,张爱玲也曾沉寂多年,倘无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慧眼独具,"张学"至今的显...
关键词:李劼 左拉 中国现代小说史 穆时英 刘呐鸥 新感觉派 施蛰存 李劫人 夏志清 严家炎 
论新感觉派小说人物形象的二重人格塑造——兼与严家炎先生商榷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年第8期83-86,共4页卢亚兵 
中国新感觉派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主要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叶灵凤等。
关键词:新感觉派 二重人格 小说人物 严家炎 施蛰存 穆时英 刘呐鸥 叶灵凤 将军底头 日本文学 
薄暮细雨意迷离——施蛰存短篇小说《梅雨之夕》赏析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0年第4期74-78,共5页薛丽君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个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刘呐鸥、穆时英主要受当时日本新感觉主义的影响,施蛰存则更多地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关键词:施蛰存 刘呐鸥 穆时英 现代主义小说 新感觉派 心理小说 新感觉主义 十年 探索者 赏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