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呐鸥小说

作品数:23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安方鹤臻孙国亮欧阳长铖徐雪凡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北京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嘉应学院学报》《唐山文学》《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新感觉派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都市情感蜕变的应激反应与新感觉--以刘呐鸥小说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5期9-11,共3页侯长生 王欢 
刘呐鸥的小说创作以上海大都市的生活为核心,新感觉派的形成也往往归之于上海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但真正的关键在于改变。从传统的感知时间到现代的触及时间、从个人的隔离空间到众人的共享空间,异质的时空给予了身处其中的人们极度的刺激...
关键词:新感觉派 刘呐鸥 小说 
论刘呐鸥小说的都市书写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9年第9期131-132,共2页郑欣宜 
作为新感觉派能手的刘呐鸥背井离乡,来到繁荣昌盛的东方"魔都"上海,并迅速与之融为一体,用都市人的眼光打量这个国际化大都会,反叛"五四"以来理性主义至上的认知,牢牢把握现代生活中的景观、人物特质和时代特色。本文以刘呐鸥的都市小...
关键词:刘呐鸥 新感觉派 都市文学 上海写作 
刘呐鸥小说《风景》中的“铁路”初考被引量:1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6年第1期7-7,共1页徐雪凡 
"文史互证"是文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包含两层意义:从史学角度考证文学和从文学角度阐释历史。刘呐鸥作为上海"新感觉派"的代表,其作品中大量出现的"现代成分"是当今研究的又一大热点。1928年9月25日他发表在《无轨列车》上的...
关键词:刘呐鸥 《风景》 无轨列车 新感觉派 文史互证 戴望舒 沪杭车中 施蛰存 文史研究 徐志摩 
寻觅都市中的诗意——刘呐鸥小说《热情之骨》的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5年第2期28-31,共4页鲍昌宝 
关键词:刘呐鸥 个体情感 新感觉派 卖弄风情 叙述模式 生命形态 都市文化 家族伦理 叙事话语 生存境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