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外官

作品数:42被引量:7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豪迈任士英刘后滨林志华张建彬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敦煌学辑刊》《理论学刊》《中国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唐代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代驱使官考论——对李文才先生研究的考补
《唐史论丛》2019年第1期70-79,共10页张琰琰 
史学界对唐代胥吏群体中驱使官的关注越来越多,相关研究拓展了传统的认识范围。如严耕望先生认为驱使官普遍存在于唐代府州和方镇使府[1],这一论断突破了《新唐书·百官志》仅在左右神策军军职内记有驱使官的局限[2];李锦绣先生对包括...
关键词:驱使官 流外官 唐会要 流外铨 
唐代带銙的使用制度——馆藏带銙赏析被引量:1
《文物天地》2016年第6期62-67,共6页田卫丽 
所谓带跨,指古代附于革带上的装饰品,即束腰器,俗称带板。一副完整的革带应由鞓、銙、铊尾和带扣四部分组成。据考证,最早于春秋战国至汉代时期,革带上的带饰为带钩。魏晋南北朝之后,带钩的使用渐少,开始在革带上穿缀饰片。及至唐代,不...
关键词:带钩 带饰 缀饰 带板 带扣 品服 陕西历史博物馆 铜带 流外官 何家村 
唐代书手探微
《齐鲁学刊》2009年第1期47-51,共5页周侃 
唐代书手概指设置于官府图书文化机构中具备相当书法技艺的抄写者,在唐代官僚体系中品居流外,积劳累考后可入流,政治、经济地位普遍不高。当代学者考察唐代流外人员时对书手关注甚少,故此,探讨唐代书手的设置、地位及出身入仕状况,是对...
关键词:唐代 书手 流外官 
略论唐代县级政权中的胥吏被引量:4
《理论学刊》2005年第9期101-102,共2页张建彬 
关键词:县级政权 胥吏 唐代 流外官 
墓志所见唐折冲府卫官被引量:1
《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6期65-71,共7页刘琴丽 
唐代折冲府"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①.其中,"每校尉,旅帅二人,每旅帅,队正、副队正各二人"②.可见,团、旅、队、火为折冲府的基层组织,团之校尉、旅之旅帅、队之队正、队副为折冲府的基层带兵将领....
关键词:唐代 墓志 基层组织 大陆学者 流外官 官员 
论唐代流外官考课制度中的几个相关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4期81-85,共5页赵豪迈 
流外官的考课分为年考和任考.年考是和经济收入及仕途密切相关的.任考是在年考的基础上进行的.考核合格就可升迁或转迁.流外官的考课是和其迁转有直接关系的,流外官入流内叙品,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也属于迁转,但由于其要求不同,且流外官...
关键词:唐代 流外官 考课制度 
唐代官员的袴褶服
《西北美术》2003年第2期40-41,共2页李怡 
官员服饰是唐代服饰中最具时代特色的一种,而袴褶服在唐前期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官员 唐代 《旧唐书》 流外官 服饰 礼节 
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被引量:2
《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80-89,共10页任士英 
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任士英引言隋唐时期,因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过渡,与三省六部为主体的行政格局相适应,确立了完整的职官制度。其表征之一,乃是承魏晋南北朝以来职官分流的趋势,正式形成了相互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的流内、流外两...
关键词:流外官 流外铨 考课令 流内官 职官制度 《唐律疏议》 上柱国 唐政府 唐六典 流内铨 
关于唐代流外官的两点意见——唐流外官制研究之二被引量: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8-16,7,共10页王永兴 
通典载唐开元二十五年官品令的流外官制是研究唐代流外官的重要史料,但其中有不少错误,我已在《通典载唐开元二十五年官品令流外官制校释》(中华书局编《文史》第36辑)一文中详加校勘,读者可参看。在这篇文章里,我根据上述史料和其它有...
关键词:流外官 史料 御史台 官品 官府 太常寺 通典 门下省 六典 中书省 
唐代官刑论被引量:2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第5期38-43,共6页霍存福 
中国自古以来的“鞭作官刑”的古训,一直是封建时代惩艾官吏失职违法的不易警言。自东汉诸帝杖罚郎官、九卿之后,出自皇帝特旨的鞭杖朝士的事例,在历朝均屡见不鲜。与之相伴而行的各官署官长杖罚僚属的事情,也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
关键词:官刑 治官 唐律疏议 流外官 封建时代 官吏 五刑 流刑 唐代 郎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