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诗歌

作品数:100被引量:8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云路郭建勋吴大顺方锡球万小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六朝诗歌用典论——兼论“诗言志”与集体无意识被引量:7
《文学评论》2014年第5期154-160,共7页胡大雷 
"广西特聘专家"专项经费项目研究成果
六朝诗歌开始盛行典故运用。用典本为"笔"的专利,公文撰作"酌古御今"习以为常。诗歌用典,一是古往今来延续着讲史、爱古、引古的传统;二是古代有"善士"之"尚友"传统,把自己与古人的"比事"并列;三是文学创作的知识化使然。六朝诗歌的写...
关键词:六朝诗歌 集体无意识 “诗言志” 用典 抒情主人公 《古诗十九首》 历史人物 诗歌意象 
唐人应试诗题与唐代诗歌审美取向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149-155,共7页池洁 
本文拟通过分析出典于前代诗歌的唐人应试诗题,对唐人的诗歌艺术审美观念作出粗浅的解读。本文首先从总体上指出崇尚六朝诗歌乃是唐代诗歌审美取向的主流,唐诗正是学习六朝诗歌而结出的硕果,并对陈子昂"风骨"论的有限影响加以讨论。其次...
关键词:唐代诗歌 审美取向 唐人 诗题 应试 六朝诗歌 审美观念 诗歌艺术 
汉魏六朝诗歌中夫妇之情的伦理禁忌与性别表达被引量:4
《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111-118,共8页郭建勋 
在周王朝尤其是汉代统治者反复渲染夫妇婚姻伦理意义的过程中,在儒家诗教对《诗经》予以经学化阐释的过程中,“夫妇之义”和“二姓之好”抹杀了“夫妇之情”和“二性之好”。正是对婚姻夫妇的这种伦理禁忌,以及由此形成的时代性集体无意...
关键词:六朝诗歌 伦理意义 夫妇 禁忌 集体无意识 《诗经》 儒家诗教 自我表达 话语模式 伦理定位 
经得住检验的力作——评余冠英的几部古代诗选被引量:1
《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139-143,共5页徐公恃 
从解放以来,余冠英先生就以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从事古代的诗歌选注的工作。作为其成绩的,有《乐府诗选》、《诗经选》、《三曹诗选》、《汉魏六朝诗选》等。这四部选本,在三十多年来出现的同类著作中,影响较大。它们本身具有较高的质量...
关键词:乐府诗选 汉魏六朝 诗经 八代诗选 优秀作品 诗三百 不足之处 参考价值 检验 六朝诗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