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志怪小说

作品数:108被引量:11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伟昉张传东魏荣马雅琴刘湘兰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六朝志怪小说中的魏晋风度
《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9期128-132,共5页过安琪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魏晋玄学与音乐思想”(项目批准号:20FYSB024);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文学批评学术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76);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红色基因,美育传承:课程思政在音乐学师范专业的全域融通研究和实践”(批准编号:2022230)
六朝时期,政治局势风摇雨动,“名士少有全者”,焦虑之绪宛如乌云般笼罩。此时,名教已然摇摇欲坠,再加之祸福难料,“人的觉醒”便豁然摇曳而出,人们开始挣脱礼教束缚,转而自觉地关注起个体之本身,其思想解放之程度令古叹而今震。时势所致...
关键词:志怪小说 魏晋风度 竹林名士 人物品藻 情感 
社会意识视域下六朝志怪小说“死而复生”故事研究被引量:1
《今古文创》2023年第5期40-42,共3页王震 崔宇欣 
志怪小说以鬼神语,写现实情,奇幻诡谲的文字背后是广阔的民众生活。自古以来,生与死便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六朝志怪小说中大量的“死而复生”主题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社会心理、民众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本文从“死而复...
关键词:六朝志怪小说 死而复生 社会心理 主体意识 
浅析施蛰存现代志怪小说中的空间运用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2期19-21,共3页林晓畅 
施蛰存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与“海派”其他作家不同的特点:现代和传统的胶着和碰撞。施蛰存常通过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手法及其所提供的语汇,将古代志怪小说转化为中国形态的超现实主义小说。这一现代志怪小说中空间的文化来源和六朝志怪...
关键词:现代志怪小说 六朝志怪小说 空间 城乡二元写作 
随孙国江走进六朝志怪小说被引量:1
《博览群书》2021年第7期124-127,共4页宁稼雨 
主题学研究源自19世纪德国民间文学研究,经过西方学者的不断增补,形成以"AT分类法"为故事分类体系,以个案故事为具体研究单位,以故事传播路径范围和文化意蕴挖掘为基本研究范式的民间故事研究模式,成为世界民间文学研究的通行方法。二...
关键词:民间文学研究 故事类型 主题学 六朝志怪小说 传播路径 民间故事研究 文化意蕴 故事分类 
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佛教文化初探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4期162-163,182,共3页张盛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从先前的依附到遭到本土传统文化的排斥、融合再到独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魏晋六朝时期的佛教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佛教文化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在该时期志怪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此文对佛教文...
关键词:佛教 魏晋六朝 志怪小说 
论佛教“因果报应”观念对六朝志怪小说的 影响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11期9-11,共3页郑华萍 
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一带一路’与南京佛教文化遗产研究”(2019SJA0442);江苏警官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JSPI18GKZR301)。
佛教“因果报应”的观念深深影响了六朝志怪小说。小说中不仅包含了护生、救生、放生、善行、尊敬或帮助鬼神而得到善报的故事,还包括了杀人或欺人、杀动物、冒犯鬼神者遭恶报的故事。志怪小说作者大多是佛教徒,他们在创作时,或在内容...
关键词:佛教 因果 六朝 志怪 
制造《搜神记》
《读书》2020年第6期166-173,共8页霍达 
一万历二十二年甲午(一五九四年),四十四岁的胡应麟(字元瑞)挈家离乡,准备上京参加次年春天的会试。胡应麟寄住在潞河胡谷元家中,得与诸友朝夕过从,纵论学问。从吴晗先生所著《胡应麟年谱》中可知,交游者多是士绅名流,不乏饱读之士。其...
关键词:胡应麟 《搜神记》 小说观念 六朝志怪小说 姚士粦 四库馆臣 《博物志》 
六朝志怪小说中的儒家审美文化观念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57-61,65,共6页周春雨 
在六朝时期玄学、佛学盛行的文化背景下,儒学在与其他文化的冲突中努力推进自身的理性化进程,力图将审美文化的重点从“神”拉回到“人”,同时希望借力神秘力量建立一个伦理道德的教化体系来替代宗教的彼岸世界,将情与礼、人的精神与客...
关键词:儒家 志怪小说 佛教   
传承与新变:论六朝志怪小说的“自觉”被引量:3
《青海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154-159,共6页尹策 
六朝志怪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既延续了史书的叙事传统,又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上看,志怪小说内容虚实混同,其"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以为虚的"虚构",二是有意的虚构。志怪小说的"虚构"与后世小说的区别在于其更多情况下并非文学意义上...
关键词:六朝志怪小说 虚实 叙事干预 崇异尚奇 
最近十年日本的中国唐代小说研究状况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9年第1期163-170,共8页 陆颖瑶(译) 
本报告上承刊登于《中唐文学会报》第十四期(2007年)的《最近十年日本的唐代文学研究状况》(下称"前稿"),以其后十年为一阶段进行总结。虽然说是过去十年,但前后跨越的时间不止十年。另外,本文和前稿一样,目的在于汇报研究的趋势和概况...
关键词:唐代小说研究 太平广记 汲古书院 《源氏物语》 《游仙窟》 小说集 唐宋传奇 唐代传奇小说 六朝志怪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