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

作品数:586被引量:19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孟凡珍万谊杨迎平马美爱商咏梅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庐隐1930年旅日期间佚信两通
《新文学史料》2025年第1期142-150,共9页余存哲 
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现代女性作家作整理与研究”(编号K202268);武汉工程大学校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外语言文化协同创新研究”(编号R202107)的阶段性成果。
庐隐一生曾两次东渡日本。第一次是1922年毕业时,庐隐随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的同学一起赴日游学;第二次是1930年新婚后不久,庐隐跟随丈夫李唯建一起赴日度假。这两次游日经历都深刻地影响了庐隐的文学创作。在首次赴日时,她写下了《扶桑印...
关键词:庐隐 异域风情 东渡日本 东京小品 高等师范 自然美景 文学创作 
“五四的产儿”——中国现代女作家庐隐往事
《纵横》2024年第11期51-57,共7页钱虹 
20世纪80年代,笔者因撰写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的女作家庐隐的学术论文以及编选《庐隐选集》《庐隐集外集》《庐隐散文选集》等书,与当时还在世的庐隐的丈夫李惟建先生通过几封信。李惟建先生1930年秋与庐隐东渡日本结婚,至1934年5月13日...
关键词:中国现代女作家 庐隐 集外集 东渡日本 学术论文 五四 
《新社会报》上的庐隐早期佚文佚诗考释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105-112,共8页田丰 
新发现《社会报》上刊载了庐隐早期佚文《碎荷》《母亲的爱》《假面具》以及佚诗《雪夜杂感》。这些佚文佚诗均系庐隐的早期创作,因此对于深入了解庐隐早期创作活动及其创作理念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庐隐 佚文 佚诗 考释 
那年暑假,我找到牛汉先生
《文学自由谈》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钱虹 
2023年3月,我在宁波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学术随笔集《雅人韵士》。4月8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上海市作家协会等联合主办了思南读书会408期——“《雅人韵士》新书发布及读者见面会”,出席的嘉宾除我之外,还有美籍华人作家卢新华、上海市作...
关键词:庐隐 随笔集 市新闻出版局 牛汉 自我介绍 出版社总编 喜结连理 王先生 
自我的觉醒、迷失与转向——庐隐《象牙戒指》再解读
《今古文创》2024年第15期13-16,共4页赵相宜 
长篇小说《象牙戒指》作为庐隐的代表作之一,颇有再解读之必要。“恋爱自由”的思潮促使新青年沁珠、伍念秋、曹子卿等谈论恋爱,投身爱河。然而在恋爱交往的过程中,青年男女却渐入情感迷途。男子“已婚寻爱”的情爱模式导致家中妻子与...
关键词:庐隐 《象牙戒指》 自我 “大我” 
浅析庐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莲池周刊》2024年第7期0038-0040,共3页姜喆璐 林诺雅 
五四时期,随着女子教育的发展、婚恋自由的流 行和西方娜拉式“新女性”人格的引进,以青年女学 生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女性知识分子,纷纷激烈地反 抗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旧式男权社会,积极争取个性 自由,走向臆想中的自由生活。而庐隐作为五四...
谈庐隐《象牙戒指》——解读张沁珠的精神困境
《雨露风》2024年第2期44-46,共3页段昊 
在《象牙戒指》中,矛盾始终贯穿于张沁珠一生,这根源于她的精神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她向往的爱情是自由、平等的,而伍念秋无法满足她,在被现实伤害之后,通过不断地自我挣扎和反省,她最终还是陷入到了怀疑、胆怯和偏执之...
庐隐两通佚简考释——兼谈庐隐与于赓虞的交往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12期88-94,共7页金传胜 
庐隐与于赓虞的交往至少有八年之久,但两人的通信多已不存。1934年12月开封《文艺月报》第1卷第3期刊登的《庐隐女士遗书两通》是庐隐致于赓虞、夏寄梅夫妇的两通佚简。它们不仅见证了庐隐与于赓虞夫妇跨越多年的纯挚友谊,而且真实地敞...
关键词:庐隐 于赓虞 夏寄梅 文坛交往 
一炉香·生命的引渡
《台港文学选刊》2023年第5期192-202,共11页简福海 
林徽因(1904—1955),福建福州人,原名徽音,生于杭州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创建者之一,与其夫梁思成被并视为“现代中国建筑学的创始人”;著名作家,享誉民国文坛,与冰心、庐隐并...
关键词:胡适先生 林徽因 庐隐 三坊七巷 梁思成 福建福州 才女 
庐隐旅宣佚作考论——兼及《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周刊》梳考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第3期195-206,共12页余存哲 
武汉工程大学科学研究基金“现代女性作家佚作整理与研究”(K202268);武汉工程大学校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中外语言文化协同创新研究”(R202107)的阶段性成果
庐隐的文学创作与其命途多舛的人生际遇有着密切关联。庐隐曾直言:“将我创作的动机归纳起来,可说只是为了表现我自己的生命而创作。”^(②)而在庐隐时乖运蹇的生命经历中,1922年至1923年的宣城任教经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庐隐自己在...
关键词:庐隐 怀友 高等师范 生命经历 心力交瘁 人生际遇 宣城 文学创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