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碰撞

作品数:50被引量:1158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赵文津高锐肖序常李秋生滕吉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江西地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地震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青藏高原陆-陆碰撞与地壳生长的深部过程被引量:19
《地学前缘》2022年第2期14-27,共14页高锐 周卉 卢占武 郭晓玉 李文辉 王海燕 李洪强 熊小松 黄兴富 徐啸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30213,41574091,41590863,41874102);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2016YFC0600301);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117ZT07Z066);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南海深部地球物理创新团队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016);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项目(SinoProbe-02)。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使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隆升,地壳增厚并生长扩展。探测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揭露两个大陆如何碰撞以及碰撞如何使大陆变形的过程,是对全球关切的科学奥秘的探索。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是打开这个科学奥秘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喜马拉雅-青藏高原 陆-陆碰撞 大陆俯冲 深部过程 深地震反射剖面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青藏高原陆-陆碰撞与地壳生长的深部过程被引量:6
《地学前缘》2021年第5期320-336,共17页GAO Rui ZHOU Hui GUO Xiaoyu LU Zhanwu LI Wenhui WANG Haiyan LI Hongqiang XIONG Xiaosong HUANG Xingfu XU Xiao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使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隆升,地壳增厚和生长扩展。探测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揭露两个大陆如何碰撞,碰撞如何使大陆变形的过程,是全球关切的科学奥秘。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是打开这个科学奥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20多年...
关键词:喜马拉雅-青藏高原 陆陆碰撞 大陆俯冲 深部过程 深地震反射剖面 
西昆仑—塔里木—天山岩石圈深地震探测综述被引量:86
《地质通报》2002年第1期11-18,T001,T002,共10页高锐 肖序常 高弘 李秋生 刘训 姜枚 史大年 
原地矿部(9501204)项目;国家新疆305项目(96-915-07-0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49734230)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40800)和中研院(中国台北)联合资助
沿新疆地学断面走廊域实施了3种深地震探测方法:近垂直深地震反射剖面、宽角反射与折射深地震测深剖面和移动式宽频地震观测,揭露出西昆仑—塔里木—天山岩石圈的结构与横向变化,发现了塔里木大陆地块与青藏高原西北部西昆仑造山带碰撞...
关键词:新疆地学断面 青藏高原 西昆仑 天山 塔里木 深地震探测 陆-陆碰撞 盆山耦合 
新疆地学断面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西昆仑-塔里木结合带岩石圈细结构被引量:42
《地球学报》2001年第6期547-552,共6页高锐 肖序常 刘训 管烨 李秋生 卢德源 李朋武 
原地质矿产部 ( 95 0 12 0 4);国家新疆 30 5项目 ( 96 915 0 7 0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F49734 2 3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 40 80 0 )的联合资助
横过西昆仑 塔里木结合地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首次揭露出新疆地学断面南部山盆结合部位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精细结构 ,发现了塔里木岩石圈下部南倾、西昆仑山岩石圈下部北倾的强反射特征 ,它们相向倾斜、相互交织 ,构成了塔里木岩石圈...
关键词:青藏高原 西昆仑 塔里木 深地震反射 陆-陆碰撞 盆山耦合 岩石圈 细结构 新疆地学断面 
印度板块俯冲到藏南之下的深反射证据被引量:16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6年第2期131-137,共7页赵文津 K.D.纳尔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喜马拉雅和相邻的西藏高原,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高原和异常厚地壳的地区,是作为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新生代碰撞的结果,并被认作是典型的陆-陆碰撞[1.2.3.]地带。在此,我们报道了用深地震反射剖面方法进行本区地壳成像的第一...
关键词:深地震反射 印度板块 亚洲板块 陆-陆碰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