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态系统

作品数:1442被引量:14139H指数:6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贵瑞王秋凤周广胜何洪林朴世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eDNA技术监测陆地生物多样性:技术要点、难点与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3期927-942,共16页刘明倩 张政 王尚 冯凯 顾松松 李春格 邓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3A204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E0114000)资助。
生物多样性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地球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5(SDG 15)强调了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旨在促进陆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为了实现此目标,建立一个全面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显得尤...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eDNA来源 跨域生物多样性 特定生物类群 宏条形码引物 
黑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及气候影响评估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3期828-836,共9页于敏 贾小龙 薄宇 程春香 阮多 秦云 王营 
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创新团队、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2J041,CXFZ2024J05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007700)资助。
黑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较强且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分析该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时空格局及气候变化影响,对提升黑龙江省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61—2022年气候数据和叶面积指数数据,采用生态系统碳循环BEP...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BEPS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气候影响评估 
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碳、氮和磷含量对增温的响应:Meta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9期2527-2534,共8页黄路路 周慧玲 王启帆 赵欣然 陈锦辉 游成铭 徐琳 谭波 徐振锋 徐红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7571);四川农业大学科研启动费(2222996046)资助。
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整合发表在全球的55篇文章的264组数据,研究增温时间和增温强度对植物碳、氮、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显著降低植物地上碳(效应值为-1.7%)、地下碳(-4.0%)、枯落物碳(-3.7%)、地上氮(-7.0%)和枯落物氮(-6....
关键词:增温 植物养分含量 养分利用效率 生态系统功能 META分析 
基于空间降尺度的中国陆地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趋势的空间变化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9期2581-2591,共11页朱先进 刘晨晨 程世昊 王秋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1305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585)资助。
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一年内生态系统净固定的有机碳量,是形成碳汇的基础。量化NEP及其趋势的空间变化有助于增进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适应与响应的认知,并服务于应对碳中和的区域碳管理。基于过程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输出的NEP栅格数...
关键词:涡度相关 陆地生态系统 碳中和 时空变化 空间降尺度 
太阳辐射对陆地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9期2463-2472,共10页张娟娟 李星志 王亚楠 邓娇娇 周莉 周旺明 于大炮 王庆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2122059);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资助。
凋落物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动态。太阳辐射不仅是陆地植被光合固碳和生产力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而且能够通过光降解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有机质分解,促进温室气体排放,加快生态系统碳周转。光降解近些年被证实...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 凋落物分解 光降解 气候变化 
东北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现状与研究展望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9期2322-2337,共16页王绪高 吕晓涛 郗凤明 刘志华 梁宇 高添 孙涛 于大炮 王超 马强 梁超 郑甜甜 王娇月 尹岩 焦珂伟 刘波 朱教君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自主部署重大项目(IAEMP202201)资助。
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措施之一。东北地区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核心贡献区,厘清该区碳汇现状及未来变化特征对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本文从碳汇时空格局、碳汇驱动机制、增汇技术...
关键词:陆地碳汇 碳汇计量 增汇技术 增汇潜力 东北地区 
陆地生态系统临界转换理论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应用生态学报》2022年第3期613-622,共10页张添佑 陈智 温仲明 于贵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48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启动项目(Z1090121100)资助。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双重扰动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意识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会发生难以预知的突变,并且恢复起来需要很长时间。开发判别典型生态系统临界转换的早期预警模型及理解其生态学机制成为生态学研...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突变理论 临界转换 多稳态 自组织 反馈作用 
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与空间变异的过程模型及模拟系统被引量:21
《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第8期2653-2665,共13页于贵瑞 张黎 何洪林 杨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88102,41671045)资助。
当代生态系统科学研究更加关注区域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状态变化的监测、评估、预测、预警及生态环境可持续管理。在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要素、过程、功能、格局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基础上,发展生态系统定量化描述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集...
关键词:宏观生态系统科学 生态系统科学 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模型 陆地生态系统数值模拟器 
陆地生态系统环境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及技术体系被引量:3
《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第7期2275-2289,共15页于贵瑞 牛书丽 李发东 张雷明 陈卫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88102,41671045)资助。
生物及生态系统与环境变化间的反馈关系及其过程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类型的生物环境因素控制实验以及大尺度的联网野外控制实验被认为是认识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环境变化过程机制、精细定量表达的有效手段及认知过程的加速...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环境变化响应 环境控制实验 野外联网控制实验 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研究网络(China EcoNet) 
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立体化协同联网观测被引量:17
《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第6期1903-1918,共16页于贵瑞 张雷明 张扬建 杨萌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3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88102,41671045)资助。
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正在快速地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状态,呈现出了众多级联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系统的状态变化和时空演变驱动因素以及相应的资源环境效应是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观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
关键词:大陆尺度陆地生态系统 宏观生态系统科学 生态系统状态变化 资源环境效应 立体协同观测体系 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研究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