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植被

作品数:76被引量:1756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朴世龙陈云浩侯英雨何勇许元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三角地区县域尺度陆地植被固碳量主导因素辨识及驱动贡献分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5年第2期149-159,共11页赵立君 陈逸聪 邵雅梅 王楠 李海东 马伟波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ZX2023QT006,GYZX210101);“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项目(ZX2023SZY088,ZX2023SZY087)。
当前针对快速城市化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量的研究中,关键影响因素的驱动效应及其主导作用尚未得到精确的量化与辨识,这一局限性制约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深入科学理解,并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等生态保护措施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
关键词:植被固碳量 驱动贡献 归因分析 县级尺度 快速城市化地区 
基于多源遥感信息的河北省陆地植被生产力模拟分析
《生态学杂志》2024年第12期3735-3745,共11页夏烨 陈敬华 王绍强 孙雷刚 陈斌 陈世亮 王钦艺 赵紫祺 
河北省科学院科技计划项目(22A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147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162301192642)资助。
总初级生产力(GPP)是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要素,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GPP的时空动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光化学植被指数(PRI)和植被近红外指数(NIRv)等多源卫星遥感数据...
关键词:总初级生产力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光化学植被指数 植被近红外指数 模型模拟 
“不合群”的美丽蓝钟花
《生命世界》2024年第7期18-21,共4页徐雨婷(文/摄影) 彭德力(文/摄影) 
高山流石滩是位于永久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又称高山冰缘带,通常由砾石沙石在平坦坡面堆积而成。高山流石滩是陆地植被分布海拔最高的极限生境,具有低温、强紫外线辐射、大风、积雪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极端环境因子,然而流...
关键词:高山流石滩 特有植物 种子植物 紫外线辐射 陆地植被 高山草甸 环境因子 横断山区 
氮添加对中国陆地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4年第4期1313-1323,共11页陆啸飞 郭洁芸 王斌 乐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5128);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VRMDE2203)。
大气氮沉降水平持续升高导致的外源氮输入增加,强烈影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目前,已有大量报道证实了氮沉降升高对全球陆地植被固碳的积极影响。虽然之前大部分研究将这一结果归因于光合作用增强导致的地上生物量增加,但最近的研...
关键词:生物量 整合分析 大气氮沉降 陆地生态系统 碳分配策略 
火山喷发对陆地植被与碳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24年第2期160-168,共9页张原 梁尔源 汪涛 朴世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88101)资助。
1991年,Pinatubo火山喷发导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态势出现停滞,这一现象揭示了地球内部系统可以通过火山活动对地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大影响.近些年,火山喷发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引起科学界的广泛讨论.本文系...
关键词:火山爆发 陆地生态系统 火山冷却效应 散射辐射 碳循环 
2000—2020年四川省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陆地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被引量:3
《水土保持通报》2023年第5期203-211,278,共10页刘伟 向莹 李景吉 高榆 刘延国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307)。
[目的]探究四川省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0—2020年陆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为保护区的建设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四川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0—2020年植被生长旺盛月份(6—9月)的MODIS数据为数据源,结合像元二分法、Thei...
关键词:陆地植被 像元二分模型 偏相关分析 时空变化 四川省泸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中国东部季风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特征被引量:1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10期62-69,91,共9页李涛辉 尹鹏飞 吕爱锋 张文翔 尹继清 熊静 刘永毫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专项(2021xjkk0203);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YJSJJ23-B142)。
以中国东部季风区为研究区域、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以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公布的气候变化数据库(CRU TS v.4.06)中0.5°×0.5°月尺度时空分辨率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集的气象数据(时间尺度为1981—2021年)、中山大学陆-...
关键词:中国东部季风区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 陆地植被生态系统 土壤理化性质 时空特征 
西南地区陆地植被生态系统NPP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30
《环境科学》2023年第5期2704-2714,共11页徐勇 黄海艳 戴强玉 郭振东 郑志威 盘钰春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GXNSFBA297160);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12201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59,42161028);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项目(191851016)。
研究西南地区陆地植被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00~2021年MODIS NPP、1999~2021年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和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残差分...
关键词:西南地区 净初级生产力(NPP)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主成分分析 残差分析 
全球不同气候带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与可持续性被引量:8
《生态学报》2023年第9期3729-3743,共15页徐雪 罗娅 杨胜天 陆晓辉 周秋文 刘茂 石春茂 廖梦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812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7001);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黔教合KY[2018]042);贵州省水利科技项目(KT202108)。
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带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趋势与可持续性,对于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碳源(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Theil-Sen斜率估计、Hurst指数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带陆地NPP的变化趋势与...
关键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变化趋势 可持续性 气候带 
陆地植被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价技术及应用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3年第4期63-65,共3页钱拴 延昊 曹云 吴门新 侯英雨 
植被作为陆地“绿色美丽”程度指示器,其生产力、覆盖度和生态质量是反映陆地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固碳能力、覆盖能力和生态质量高低的重要标量。天气气候影响着植被生长,及时监测评价植被生态质量和气象条件影响,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
关键词:饱和水汽压差 生态质量 气候系统 气象监测 供给能力 天气气候 覆盖能力 固碳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