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士谔

作品数:92被引量:6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田若虹张晓利刘保庆欧阳健陈年希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陆士谔中医及社会变革思想探微
《医学与哲学》2024年第6期58-61,共4页张榕 厚宇德 
陆士谔是清朝至民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中医家,也是一位著述等身的小说家。作为医学实践经验丰富的名医,他对中医发展史的阐述展示了其宽广的中医视角,他对中西医关系的论述体现了他对中医的高度信心,他对中医阴阳生克理论以及中医诊断特征...
关键词:陆士谔 中医文化 社会变革 
“翻新小说”的破体与“四大奇书”的近代经典化
《浙江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143-149,F0003,共8页温庆新 张晶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知识学视阈下明代书目小说著录研究”(22FZWB038)的阶段性成果。
近代“翻新小说”以新的文本结构与意义体系对“四大奇书”展开“翻新”和“反演”。相关创作采用拟古论今的策略,促使“四大奇书”在“翻新小说”的文本中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尤其是陆士谔以“诙谐”笔墨与“游戏”态度,抓住“有奇...
关键词:四大奇书 翻新小说 陆士谔 经典化 
一代名医陆士谔的“乌托邦”
《名人传记》2022年第9期42-45,共4页刘创 
2009年11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上海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提到:“1910年,一位叫陆士谓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又名《绘图新中国》),虚构了一百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2010年5月1日,第四十一届世...
关键词:幻想小说 万国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 东方明珠 乌托邦 温家宝总理 上海浦东 
未来可期
《经贸实践》2022年第4期1-1,共1页立波 
“未来”是可以“预见”的吗?先掰掰这样一件事:晚清有个叫陆士谔的人,悬壶行医兼写小说,曾被评为“上海十大名医”,令后人十分惊叹的是,他在1910年所写的幻想小说《新中国》。小说以梦为载体,虚构了“未来”的上海:过江隧道、浦东大铁...
关键词:幻想小说 过江隧道 陆士谔 《新中国》 博览会 
角里人家
《当代人》2019年第8期65-66,共2页明殊 
去年到上海松江探望油画家张华清先生,临离上海,张老建议我们去离松江最近的旅游地——朱家角古镇转上一转。朱家角很美。未入旅游区之前,满眼都是市井生活。一户人家在阳台上晾了被子,浅蓝色的,被头与被尾都变了色。时间已是正午,阳光...
关键词:陆士谔 朱家角 
浦东来去——有关“上海生活”的笔记
《天涯》2019年第3期19-26,共8页张未民 
一上海是学术作者聚集多的地方。由于一段不算短的编辑职业生涯的缘故,我曾持续多年每年都要'去上海',有时一年里还要去多次。这里有也许是全世界最多的霓虹灯和商品橱窗,那些曾经的外国租界留下来的街道、洋房和法国梧桐树,腔调与情调...
关键词:行政区划 上海摩登 地理实体 陆士谔 黄浦江 上海生活 
拟旧与翻新:陆士谔小说创作的“模式化”倾向
《宜春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90-95,共6页高建青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近代复古思潮与清末民初小说‘模式化’研究”(编号:13WX17)
“模式化”是清末民初小说创作领域的普遍现象,以至于出现了借旧小说以“翻新”的创作热潮。陆士谔是处在这一风潮中的较有影响的通俗小说大家。一方面,陆氏的小说创作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的题材潮流,在看似多样性的题材选择中,实际上...
关键词:陆士谔 模式化 翻新 拟旧 
陆士谔小说建构的城市交通表征——以两个文本为中心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49-53,共5页孙晓霞 
陆士谔小说中有许多关于城市交通的描写。中西结合、或新或旧的交通工具,结合特定的城市开放空间构成了一组上海城市的表征意象。在其小说中,交通既是一种表征,也包含陆士谔对清末民初的上海奇诡氛围的建构,以及他个人治世观念的隐喻表达。
关键词:陆士谔 城市交通 上海 表征 
论陆士谔小说理念的现代性意义
《中外文论》2016年第2期187-194,共8页温德朝 
陆士谔是晚清文坛最活跃的小说家之一,在小说社会价值上,他主张作品应开启民智,以'纠正其过去''希望其未来';在小说审美趣味上,他主张'广异闻而资谈助';在小说市场传播上,他认为作品'独操在大众阅读者手里'。陆士谔身处求'新'求'变'的...
关键词:陆士谔 小说理念 现代性意义 
《新中国》的人名隐喻与陆士谔的中国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67-72,169,共6页李宜蓬 
陕西省社科界2013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国梦’的精神追求"(项目编号:2013C074)阶段性成果之一
陆士谔在1910年发表了科幻小说《新中国》,设想四十年后的新中国司法独立、科技进步、道德复苏、军力强大、国家富强,成为世界和平的主导力量。小说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如国必强、黄汉杰、金冠欧、周戎一、苏汉民、夏永昌等,都是推动中国...
关键词:《新中国》 人名隐喻 中国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