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暴雨

作品数:161被引量:66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井宇黄兴友马鸿青姚静周翠芳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气象局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陕西夏季短时暴雨时空特征分析
《陕西气象》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井宇 陈闯 姚静 张蔚然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3-JC-QN-0367);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LASW-B21);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1G-28;2023G-1;2022G-2)。
基于2008—2023年陕西省95个国家气象站的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陕西夏季(6—8月)短时暴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短时暴雨频次日变化存在区域差异,陕北和关中的极大峰值出现在午后至夜间,陕南变化范围较小。短时暴雨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
关键词:短时暴雨 时空特征 持续时间 
基于X波段相控阵雷达的一次暴雨过程分析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25年第1期30-32,36,共4页李鸾 付伟 文想成 
2023年度安徽省气象局复盘专项(kY202308);2023年度安徽省气象局自主创新专项(202322)资助。
文章使用常规气象资料、合肥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芜湖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资料对2022-06-05芜湖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低空切变线南侧有明显暖湿气流输送,配合高空冷空气南下,冷暖气流交汇使地面辐合线在芜湖一带长时间维持,...
关键词:相控阵雷达 短时暴雨 风场分析 
杭州市余杭区短时暴雨分布及致灾阈值浅析
《农业灾害研究》2025年第1期141-144,共4页王琼洁 方珂 楚岱蔚 薛文璟 
利用2011—2022年杭州市余杭区逐小时资料,分别对1 h超过30、50、80 mm的降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余杭区短时暴雨常发生在6—9月的傍晚到前半夜,尤其是凌晨及前半夜;百丈、鸬鸟、径山、黄湖、良渚、仁和为短时暴雨高发区,鸬...
关键词:短时暴雨 时空分布 致灾阈值 滑坡 崩塌 
木兰溪流域性极端短时暴雨特征分析
《山地气象学报》2024年第6期67-72,共6页陈诗琳 张响亮 陈宇航 杨德南 
福建省气象局开放式科研基金项目(2021KFM01)。
【目的】探究木兰溪流域性极端短时暴雨时空和雨程分布的特征及原因。【方法】利用木兰溪流域2010—2020年逐时降水资料,分析极端过程的时空特征、天气背景,应用模糊识别法分析降雨的雨程分布特征。【结果】(1)影响天气系统为锋面或台风...
关键词:流域性 极端短时暴雨 雨程 集中度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短时暴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设计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24年第6期102-105,共4页丁文文 林磊 
2023年扬州市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2023年7月江都区两次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202307)资助。
为了提高短时暴雨预警发布的精准性,文章进行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短时暴雨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设计研究。将PCR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作为系统的硬件装置,实现对云层高度和速度信息的采集。在短时暴雨信息预测阶段,使用独热编码方法将降雨...
关键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短时暴雨 预警信息发布 脉冲相干雷达 云层高度 
“7·15-7·16”铜川强降水过程中的短时暴雨特征及成因分析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年第10期121-123,共3页倪闻 王琳 张淑敏 任钰卿 刘宇涵 师静雅 白剑飞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葵花8号气象卫星资料、相控阵雷达资料,对2024年7月15~16日发生在陕西铜川的强降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气流与西风槽前西南气流合并,长时间的高温高湿为暴雨形成提供了...
关键词:短时暴雨 相控阵雷达 双偏振参量 
建德市2023年一次短时暴雨天气过程预报与服务分析
《农业灾害研究》2024年第9期91-93,共3页赵莉莉 倪航 罗晓亮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建德市2023年7月22日短时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短时暴雨过程是在西风带低槽、副热带高压边缘、低空西南急流等主要影响系统下造成的,且水平风垂直切变、低空急流、位势...
关键词:短时暴雨 天气形势 大气层结 “梯次化”气象服务 
2009—2018年阳江市短时暴雨时空特征分析
《海峡科学》2024年第9期1-4,26,共5页申定雁 张志慧 梁道艺 
阳江市气象局科研课题“不同天气形势下阳江降雨特征分析”(编号:YJ2020B07)。
利用2009—2018年阳江市39个自动站逐小时降雨量数据,对阳江市短时暴雨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时暴雨总雨量以及前后汛期短时暴雨日和降雨量在空间分布上南部明显多于北部,短时暴雨平均雨强大值区分散,区域性明显;短时暴雨...
关键词:短时暴雨 时空分布 地形 阳江市 
基于累加气候概率的FSS检验方法对多模式短时暴雨预报的评估
《大气科学》2024年第4期1478-1498,共21页董美莹 邱金晶 陈锋 吴梦雯 陈晔峰 邓芳萍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21D05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2204、42030610;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24C0325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LZJMY24D050008。
为深入认识数值天气模式强降水精细化预报性能,本文以短时强降水多发的浙江省2019年5到10月降水为例,采用分数技巧评分(Fractions Skill Score,简称FSS)邻域检验方法,评估了6个业务模式短时降水预报准确性,重点探讨了各模式短时暴雨预...
关键词:分数技巧评分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短时暴雨 评估 
闽南地区一次短时暴雨的环境场特征及触发机制分析
《海峡科学》2024年第8期16-22,共7页林航 胡凯文 苏蕾 张玉轩 梁秋枫 
厦门市气象局创新团队“航空气象与服务保障技术研究”。
2024年6月1日20—24时,闽南地区出现区域性暴雨,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漳州市,最大雨强88.8 mm/h。本次区域性暴雨发生在副热带高压与热带低压交界,地面辐合线是此次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由于地形的阻挡作用,地面辐合线在漳浦—云霄一带长时...
关键词:暴雨 地面冷空气 地形 触发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