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彩霞案

作品数:17被引量:3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文峰王康王进赵正群齐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惠州学院阜阳师范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制与社会(旬刊)》《政府法制》《石家庄学院学报》《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家女被冒名上大学,谁该担责?
《云南教育(视界)》2020年第14期45-46,共2页叶祝颐 
随着身份证的普及和科技、通信手段的进步,冒名顶替上大学的难度越来越大。然而,从"罗彩霞案"之后,全国各地一系列冒名顶替案浮出水面。在近日曝光的"陈秋媛案件"中,顶替者不仅冒名"陈秋媛"在山东理工大学上学,还做了公务员,而真正的陈...
关键词:山东理工大学 录取分数线 通信手段 冒名顶替 身份证 农家女 罗彩霞案 公务员 
严查冒名顶替
《财新周刊》2020年第26期6-6,共1页
发生在山东的冒名顶替上学丑闻,激起公众强烈愤慨。近日,山东有关方面公布了陈春秀、王丽丽、苟晶等三起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堪称动作迅速,来龙去脉梳理得较为清晰,相关责任人受到一定惩处,给了受害者和公众一个初步交代。不过,对于涉...
关键词:王丽丽 冒名顶替 丑闻 罗彩霞案 受害者 
受教育权的宪法条款援引、内涵及救济路径——基于齐玉苓案与罗彩霞案的分析被引量:24
《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4期66-77,共12页袁文峰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研究"(项目编号:GD10YFX0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编号:2014M560230)资助
齐玉苓案引发的宪法司法化的争论虽然取得了遵守性援引宪法条款的初步共识,但未解决下列问题:《宪法》第46条存在几种遵守性援引的可能、受教育的内涵、案件的案由及应有的救济路径。梳理基本权的功能后可知,应从防御功能和受益功能等...
关键词:受教育权 遵守性援引 基本权功能 给付分享请求权 救济路径 
浅析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以罗彩霞案为分析视角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71-73,115,共4页赵艳芳 高圆 
目前我国受教育权的司法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当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难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受害人不能以宪法上规定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为由要求损害赔偿。应将受教育权纳入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范畴,实现宪法权利和民事权利的对接,通过民事...
关键词:罗彩霞案 姓名权 受教育权 民事权利 一般人格权 
盗用个人信息行为的违法性及其法律责任论析——对“罗彩霞案”的信息法解读被引量: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3-23,共11页赵正群 王进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ZD072)
盗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在中国已经十分普遍并正在肆虐全球。由名列中国"2009年十大影响性诉讼"之一的"罗彩霞案"所引发的基本问题可以被概括为,应当如何确认盗用个人信息行为的违法性及全面确认其法律责任问题。盗用个人信息行为侵犯了受...
关键词:信息法 盗用个人信息行为 违法性 法律责任 
从生活事实到一般人格利益的法解释学基础——以“冒名上学”案中侵害客体的界定为分析对象被引量:3
《北方法学》2011年第4期11-17,共7页王康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102)的资助
以齐玉苓案、罗彩霞案为代表的一系列"冒名上学"案引发了诸多争议。在私法中没有对应规范的背景下,以对侵害客体的合理界定为基础,通过法解释,对"权利"和"利益"在"事物本质"上类推,寻找法律所隐含的可予私法救济的利益之所在,发现可以...
关键词:齐玉苓案 罗彩霞案 一般人格利益 
从法理的视角看“罗彩霞案”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177-178,共2页姜蕾蕾 吴层慧 
罗彩霞案是继齐玉苓案批复废止后又一个引人注目的冒名上大学案,尤其是本案对受教育权的认定和姓名权的救济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本案的事实分析,王佳俊等的确侵害了罗彩霞的姓名权,但基于受教育权的公法属性,不宜认定侵害罗彩霞的...
关键词:罗彩霞案 姓名权 受教育权 齐玉苓案 
“罗彩霞案”屡屡曝出,还应问责谁?
《法制与经济》2010年第15期30-31,共2页刘元旭 黄兴华 
近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罗彩霞诉8名被告侵害其姓名权、受教育权一案,由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在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异地开庭审理。最终双方虽以调解结案,但仍有一些让社会困惑的疑问待解。造假事件中,除了已经被判刑入狱的...
关键词:中级人民法院 问责 受教育权 开庭审理 造假事件 姓名权 长沙市 湖南省 
公民受教育权的司法救济——由“罗彩霞案”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4期187-188,共2页马丽娜 齐潘 
有权利必有救济。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当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应可以通过诉讼获得司法救济。本文主要围绕"罗彩霞案",探讨了罗彩霞的受教育权是否受到了侵害,如果受到侵害应通过何种渠道获得司法救济等问题。
关键词:受教育权 司法救济 罗彩霞案 
罗彩霞案和齐玉苓案的比较分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4期115-116,共2页李慧慧 
对比分析齐玉苓案和罗彩霞案件表明,罗彩霞的遭遇与齐玉苓的遭遇基本一致,均是由被告以侵犯姓名权为手段侵犯受教育权。案件不同之处在于受案范围不同。两案的比较分析对于完善教育法律部门,继而完善我国部门法体系都具有积极的实效意义。
关键词: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齐玉苓案 罗彩霞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