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聘

作品数:175被引量:6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章灿彭冰徐邠詹霓吴佩林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画冷逸传统的现代性调适——从罗聘到虚谷的笔墨演绎
《文学艺术周刊》2025年第3期28-31,共4页季旭东 
扬州画派与海上画派在中国画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扬州画派敢于突破传统绘画的束缚,以标新立异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强烈的个性色彩。海上画派则兴起于近代上海地域,在商业文化繁荣与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呈现出更为多元和...
关键词:扬州画派 海上画派 冷逸 中西文化交融 虚谷 传统绘画 个性色彩 审美感受 
四时之外
《青年博览》2025年第3期1-1,共1页朱良志 
金农的弟子罗聘为他性格孤僻的老师画过多幅画像,其中一幅画的是金农于芭蕉林里打瞌睡。金农题诗道:“先生瞌睡,睡着何妨!长安卿相,不来此乡。绿天如幕,举体清凉。世间同梦,唯有蒙庄。”罗聘为何将老师置于绿天庵(芭蕉林)中?
关键词:罗聘 芭蕉 金农 一幅画 绿天庵 
纪念与塑造: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邓石如登岱图》研究
《美术大观》2025年第1期84-89,共6页谷新春 
2023年度山东大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以中国画作品赏析课程为中心”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乾隆五十五年(1790),罗聘为同在京城寻求赞助却四处碰壁的朋友邓石如绘制了一幅《邓石如登岱图》作为此次会面的记录,这幅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山水人物画作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讨论价值。论文即以《邓石如登岱图》为中心,一方面依据文...
关键词:罗聘 邓石如 《邓石如登岱图》 纪念 塑造 
罗聘《双跋墨梅》轴
《书与画》2024年第11期10-15,共6页陈永贤 
竹石,深得金农书画艺术的精髓和神韵,又独辟蹊径,勇于创新,故成为“扬州八怪”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扬州八怪”以标新立异和出奇崇新而著称,而罗聘就是“扬州八怪”中年辈最小、技艺最全面的一位。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 书画艺术 扬州八怪 墨梅 金农 罗聘 标新立异 勇于创新 
扬州八怪之罗聘“仕女图”研究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任政 
罗聘是“扬州八怪”中最年轻的一位画家,以画作题材怪异、创作手法多样而闻名。而今,国内博物馆或海外藏家藏有传为罗聘“仕女画”题材的同类型作品。据此背景,本文以《指画纨扇徘徊图》(旅顺博物馆藏)、《纨扇仕女图》(天津博物馆藏)...
关键词:扬州八怪 罗聘 仕女图 笔墨风格 古书画鉴定 
五胞疑云:罗聘《纨扇仕女图》真伪及关系考证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年第18期1-5,共5页霍丽婷 
罗聘是“扬州八怪”中的殿军人物,在绘画风格与特质上集扬州画派之大成,并且能在创作上别开生面,指头画就是其创作中的一种。罗聘现存多幅指画仕女图和笔画仕女图,分别藏于旅顺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历史博物馆和兴华博...
关键词:罗聘 仕女图 指画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传周昉《调琴啜茗图》小识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李方红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宋代绘画的题跋研究”(项目编号:22BF105)的成果之一。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传周昉《调琴啜茗图》命名为宋摹本《调琴啜茗图》较为符合画面内涵。这件作品的印章和题跋提供了其元明清以来的递藏线索,特别是卷尾题跋,勾勒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围绕扬州的书画鉴藏交游网络。...
关键词:《宫姬调琴图》 题跋 印章 罗聘 
《蕉荫午睡图》
《少年博览(初中版)》2024年第5期30-33,共4页刘伟伟 
清朝中期,扬州一带活跃着一批有个性的书画家,人称“扬州八怪”。这些书画家人怪,画也怪,比如罗聘的《蕉荫午睡图》,画的就是同为“扬州八怪”的金农。只见他拿着大蒲扇,坐在芭蕉树下的椅子上,光着膀子打瞌睡,如同市井随处可见的老大爷...
关键词:扬州八怪 罗聘 清朝中期 午睡 市井 书画家 
四件罗聘指画仕女图辨析
《书与画》2024年第5期72-77,共6页杨紫微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中年齿最小的一个。字遁夫,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江都(扬州)人。为金农入室弟子,布衣,好游历。罗聘的绘画技艺最为全面,绘画面貌也最多,其去世标志着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清代扬州画派的结束.
关键词:清代画家 仕女图 扬州八怪 绘画技艺 入室弟子 罗聘 金农 指画 
自塑与他塑:多重视角下的方婉仪形象建构
《美术大观》2024年第4期85-91,共7页朱梓宁 贺万里 
本文通过梳理方婉仪所作绘画中的落款、自题诗,窥见其理想人格的自我建构情况。而在观者的多维视角之下,方婉仪则有着更复杂多元的形象。从他人所作的题咏诗词中可见观者对方婉仪理想人格形象与其绘画先锋性的接受情况。借由梳理后世鉴...
关键词:方婉仪 建构 罗聘 夫妻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