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棉混纺

作品数:200被引量:10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郁崇文秦晓徐培红周建才张玲玲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南瑞亚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纺织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重复洗涤对经过后整理的苧麻/棉混纺针织物机械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纺织学报》1994年第4期24-26,共3页于湖生 何炜玉 侯仁澧 郑国保 刘敏步 
经过后整理的苧麻/棉混纺针织物重复洗涤一定次数后,弹性回复性、拆皱回复性、表面性能、弯曲、剪切和拉伸性质都有显著变化,顶裂强度变化不明显。
关键词:麻棉混纺织物 针织物 染整 性能 
色织麻棉产品设计与工艺探讨
《纺织学报》1993年第4期19-21,共3页李进 柯万坤 
本文对色织麻棉产品的主要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特别是麻棉绞纱漂染后,先进行上薄浆处理(实际上起到一次纱线烧毛的作用),使其在毛羽、强力、伸长等方面优于不上薄浆的纱线,然后再顺利络整,大大提高了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色织 麻棉混纺织物 设计 工艺 
气流纺麻棉混纺织物机织工艺的探讨
《纺织学报》1993年第2期18-20,17,共4页曾勇 
本文从气流纺麻棉纺纱及其织物结构特点出发,对气流纺麻棉混纺织物的机织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出该类织物的机织工艺设计原则:小张力、保弹性,重被覆、贴毛羽,大回潮,中上浆;小梭口,低后梁,高湿度。实践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最...
关键词:气流纱 麻棉混纺织物 机织 工艺 
苧麻长纤纺设备上麻棉混纺纱的介绍
《纺织学报》1992年第12期21-22,20-2,共4页张元明 郁崇文 
本文介绍了在苧麻长纤纺设备,以苧麻和棉粗纱在精纺机上混纺的方法与成纱的性质。表明用该种方法纺成的麻/棉混纺纱,虽然原料成本较高,但质量较好,可提高长纤设备的适纺性,有利于开发高档产品,适应市场的需要。
关键词:棉混纺纱 苧麻 捻系数 精梳 混纺比 给湿 麻纤维 高档产品 均匀度试验仪 断裂伸长率 
FZ501型细纱机纺麻棉混纺纱的实践
《纺织学报》1992年第9期39-40,共2页卢士森 
本文分析了用FZ501型苧麻细纱机纺制55.6tex 苧麻/棉混纺纱的可能性,并对该机牵伸部分进行了改造及上机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实践证明FZ501型细纱机经改造后完全可生产出质量相当于A513W 型精纺机的混纺纱。
关键词:棉混纺纱 FZ501 捻系数 苧麻 胶辊 工艺参数 胶圈 牵伸型式 实践证明 条干均匀度 
麻/棉—丙交织运动袜品编织工艺及性能的研究
《纺织学报》1991年第12期38-40,共3页王文祖 潘伯荣 瞿履修 沈雪梅 
本文以麻/棉混纺纱和丙纶丝为原料研制运动袜品,并通过实验和测试分析来讨论该交织运动袜品的编织工艺技术和主要的几个服用性能指标。
关键词:麻棉混纺纱 丙纶丝 运动袜 工艺 
麻棉混纺织物丝光工艺探讨被引量:3
《纺织学报》1991年第7期20-22,48,共4页曾庆福 汪进先 叶秀兰 
本文对不同丝光条件处理的苧麻纤维,经测试其结构和吸附性能,分析了丝光碱浓度、张力、前处理与苧麻的晶型变化、取向度、钡值的关系后认为,麻棉混纺织物不应采用“半丝光工艺”,且“轧堆丝光工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用碱浓高、小...
关键词:麻棉 混纺织物 丝光 工艺 整理 
改善苧麻棉型短纤混纺纱条干和强力的实践
《纺织学报》1990年第8期41-42,共2页黄起尚 黄焱 
本文介绍了在棉纺设备上纺13.9特涤麻(80/20)、涤麻棉(60/20/20)和18.2特棉麻(80/20)及55特麻棉(55/45)混纺纱改善成纱条干和强力的生产经验。
关键词:麻棉混纺纱 条干 强力 改善措施 
改善苧麻棉型短纤混纺纱条干和强力的实践
《纺织学报》1990年第4期39-40,共2页黄起尚 黄焱 
本文介绍在棉纺设备上纺苧麻混纺纱,改善成纱条干和强力的经验。
关键词:麻棉混纺纱 条干 强力 改善措施 
麻棉混纺中回潮率与成纱质量关系被引量:2
《纺织学报》1989年第1期28-30,共3页徐永燃 
本文对麻棉混纺时,控制苧麻纤维回潮率,改善成纱质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麻棉 混纺 回潮率 成纱质量 麻纺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