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学

作品数:143被引量:40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双权张乐高星柳永清旷红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南方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陶器破碎度初探
《南方文物》2021年第1期250-255,共6页张小虎 
陶器(或陶片)是早期遗址中最常见的遗物。对于陶器,目前国内学术界主要集中于其器物形态及演化过程的类型学研究,而甚少关注陶器出土时的保存状态。在考古埋藏学、人类行为模式的观察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影响陶器破碎度的自然及文化因素,...
关键词:考古遗址 陶器(陶片) 破碎度 考古埋藏学 人类行为模式 
考古埋藏学赘议被引量:2
《南方文物》2016年第2期56-56,21,共2页曹兵武 
考古是对人类历史的逆过程——已经消失的历史,通过考古学可以重建、复原并进行研究,这是现代科技赋予人的独特能力。在此之前,人类可以通过语言的口耳相传、文字的超越时空,拥有数代乃至数千年的历史记忆,今天则可以通过考古等科...
关键词:考古学 埋藏学 人类历史 独特能力 现代科技 历史记忆 科技手段 
考古埋藏学的田野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1
《南方文物》2016年第2期57-71,共15页钱耀鹏 毛瑞林 
时空坐标并非实物遗存历史信息的全部内容,以年代学信息提取为核心的考古地层学,在考古发掘与研究实践中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甘肃临潭磨沟墓地的解剖发掘与研究实践,充分揭示出考古埋藏学在信息提取方面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堆...
关键词:磨沟遗址 解剖发掘 堆积单位 堆积相 埋藏学 
史前埋藏学的历史回顾与再思考被引量:10
《南方文物》2016年第2期79-83,共5页曲彤丽 陈宥成 
在当代考古研究中,埋藏学已经成为必要的构成。本文对埋藏学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当前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学的内涵和研究理念,并通过一些实例简要说明其在考古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埋藏学 堆积物 文化遗存 人类活动 
关于遗址形成过程研究被引量:12
《南方文物》2015年第2期182-192,181,共11页迈克尔·希弗 陈淳 
在许多史前遗址中,我们会将与文化遗存共存的大量其他遗物和遗迹看作是人类行为所致,比如将动物骨骼看作是人类狩猎或食用的庖厨垃圾。就像用静态方法分析器物工具一样,其实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考古遗址也一样,它们在发现时也早已处于...
关键词:过程研究 文化动力 人工制品 古人类活动 埋藏学 远古社会 动物骨骼 沉积物颜色 石制品 民族考古学 
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大遗址考古(考古发现篇)——以江西樟树筑卫城为例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12年第3期196-202,共7页刘慧中 周广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
关键词:考古 文物保护 筑卫城遗址 大遗址 考古学文化 文化遗产 考古遗存 埋藏学 考古调查 卫城 遗址保护 考古发掘 视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