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度

作品数:25被引量:14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门长贵鲜学福张伟周晓慧贺根良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化工研究院重庆大学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煤炭转化》《煤化工》《燃料与化工》《浙江冶金》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配比配用贫瘦煤生产优质焦炭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
《浙江冶金》2022年第3期32-34,共3页王建林 崔洁 但文灿 
宁钢焦化采用贫瘦煤替代瘦煤进行配煤炼焦,降低配合煤成本;同时逐渐加大了配合煤中贫瘦煤的配入比例,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贫瘦煤 配煤 煤化度 
离子液体[BMIM][BF_(4)]浸泡时间对煤微观活性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394-401,共8页肖旸 徐凡 张浩 刘昆华 
国家重点研发资助项目(2018YFC0807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4233)。
为探究经离子液体浸泡后煤样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用离子液体[BMIM][BF 4]将长焰煤煤样浸泡2,30,90和180 d,分别采用Quanta 45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煤样的外部形貌、微晶结构以及官能团变化进行了...
关键词:离子液体 微晶结构 官能团 煤化度 浸泡时间 
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及改善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
《柳钢科技》2019年第1期16-16,共1页编辑部 
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炼焦煤料的煤化度。中等变质程度的煤(焦煤、肥煤)炼出的焦炭气孔率低,与CO2反应后气孔率的增值较小,即反应性降低。但是单独炼焦时,不仅不能充分利用炼焦煤资源,而且容易出现推焦困难,损坏炉体。
关键词:焦炭质量 炼焦煤资源 变质程度 煤化度 气孔率 反应性 CO2 煤料 
不同煤化度煤热解焦油的组分分析被引量:4
《煤化工》2016年第6期6-10,18,共6页姜雨 徐秀丽 孟庆波 战丽 马岩 张世东 
介绍了不同煤种及其配合煤的干馏实验和焦油组分的检测方法,对不同煤化度煤热解后焦油的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升高,焦油中烷烃和烯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苯及其衍生物、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加,煤焦...
关键词:煤热解 煤焦油 煤化度 干馏 GC/MS分析 组分 
相近煤化度炼焦煤的镜质组特性研究被引量:1
《燃料与化工》2015年第5期11-14,共4页张代林 黄大中 王坤 郑明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361128)
通过密度法分离炼焦煤中煤岩显微组分,研究了相近煤化度炼焦煤的镜质组特性,并分析比较了它们的黏结性及其所炼焦炭的性质。研究表明,相近煤化度炼焦煤的镜质组,其挥发分、黏结性和容惰能力均存在差异,其中焦煤镜质组的容惰能力差别较大...
关键词:炼焦煤 煤化度 镜质组 黏结性 焦炭 
炼焦煤煤化度表征的研究
《煤化工》2014年第4期59-62,共4页鲍俊芳 郭琴 陈细涛 张雪红 陈鹏 
对8组挥发分相同或接近的不同矿点炼焦煤进行了实验,分别测定了8组煤的煤岩组分和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软化起始温度,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具有相同或相近挥发分的煤,由于煤岩组分的差异,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的差值达到0.03%,0...
关键词:炼焦煤 煤化度 挥发分 镜质组平均最大反射率 
神府东胜矿区煤中水分赋存状态及脱水试验
《中国科技纵横》2014年第13期188-189,共2页侯飞龙 
通过对矿区煤中水分赋存状态的研究,采用常规烘干法和加压成型法脱水试验,揭示了煤中液态吸附水是可以脱除的。
关键词:煤化度 水分 脱水试验 神府东胜矿区 
福建省下二叠统童子岩组煤质变化规律
《地球》2013年第10期94-96,共3页罗序琪 
童子岩组是福建省主要含煤地层,其储量占全省煤炭总储量的93%。根据岩性、岩相、古生物、含煤特征,童子岩组划分为三个段。按沉积特征和聚煤规律,童子岩组煤系分为三个条带,即东带、中带、西带。为客观真实地反映童子岩组煤质变化...
关键词:童子岩组 三个条带 煤化度 硫含量 灰成分 
肥煤
《西部资源》2013年第2期61-61,共1页
对煤化度中等、黏结性极强的烟煤的称谓。是炼焦用煤的一种。肥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10%-37%,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
关键词:肥煤 炼焦用煤 最大厚度 煤化度 黏结性 挥发分 胶质层 
煤化度对煤层气成藏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洁净煤技术》2012年第4期26-29,共4页付才国 张振红 郝春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2153)
综述了煤层气的成因类型和成气过程的研究现状,说明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是煤层气的2种主要成因类型,且煤层气生成过程以热成因为主,生物成因为辅。通过分析不同煤化度煤层气的生成过程,说明在整个煤化作用过程中煤层气的生成大致经历了4个...
关键词:煤层气 成藏特性 煤化度 生物成因 热成因 吸附 解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