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电池

作品数:141被引量:17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努丽燕娜王久林杨军杨军潘复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MgCl_(2)-AlCl_(3)-PY_(13)FSI/有机醚可充镁电池电解液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25年第1期101-108,共8页魏鑫 卢立伟 文家新 刘晓晨 杨京东 刘洋 
为改善MACC电解液的预调节过程和充放电性能,将N-甲基-N-丙基吡咯烷鎓双(氟磺酰)亚胺(PY_(13)FSI)作为添加剂制备Mg Cl_(2)-Al Cl_(3)-PY_(13)FSI/THF(MACCP)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研究MACCP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组成和正极材料的兼容性。...
关键词:可充镁电池 MACC电解液 N-甲基-N-丙基吡咯烷翁双(氟磺酰)亚胺 电化学性能 
基于专利信息的全球镁电池技术创新态势与我国布局研究
《中国发明与专利》2024年第10期43-49,共7页程毅 刘婷婷 袁媛 
重庆市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编号:CSTB2023JXJL-YFX0092)资助。
本文检索了全球的镁电池技术相关专利申请,采用专利计量分析方法从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区域布局、主要创新主体、专利法律状态和技术领域分布等方面对全球镁电池技术创新态势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镁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方面的专利技术,为...
关键词:镁电池 专利分析 镁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Li_(2)CrO_(4)缓蚀剂对镁电池负极耐蚀性及电化学性能的改善
《腐蚀与防护》2024年第8期22-27,共6页胡启明 张芳聪 张娅 陈秋荣 
针对AZ31镁合金作为镁电池负极时存在自腐蚀速率大、阳极极化、电位滞后等问题,寻找合适的缓蚀剂及其用量调配电解液以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通过腐蚀浸泡试验表征了缓蚀剂Li_(2)CrO_(4)的缓蚀效果,然后通过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
关键词:Li_(2)CrO_(4) AZ31镁合金 放电行为 电化学行为 
酷思想
《能源评论》2024年第6期18-19,共2页
知识点下一代高性能电池——镁电池当前,储能需求高涨,电池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除了主流锂电池外,镁、钠等电池技术也在加速研发。镁电池拥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丰富的资源量、稳定的供应链,在多个应用场景下有望替代锂...
关键词:镁电池 锂电池 电池技术 能量密度 电化学储能技术 供应链 应用场景 资源量 
氯化镁-氯化铝-EMImBF_(4)/有机醚可充镁电池电解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4年第5期120-128,共9页文家新 叶俊镠 魏鑫 杨京东 尹雪娇 李凌杰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批准号:KJQN202103202,KJQN202103210,KJZD-K202203203);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博士研究基金(批准号:2022GZYBSZK2-11)资助.
可充镁电池(RMBs)是下一代最具潜力的储能体系之一,电解液对RMBs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将1-乙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EMImBF_(4))添加到MgCl_(2)+AlCl_(3)电解液(MACC)中,构建了一种MACC-EMImBF_(4)/有机醚(MACCE)可充镁电池...
关键词:可充镁电池 MgCl_(2)+AlCl_(3)电解液 1-乙基-3-甲基咪唑鎓四氟硼酸盐 电化学性能 兼容性 
纳米FeSe_(2)正极材料制备与镁电池中性能表征
《电源技术》2024年第4期725-731,共7页王利诚 徐昊 李钊 邹建新 
采用溶剂热法,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成功合成了FeSe_(2)纳米颗粒,将其作为正极材料组装可充镁电池,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FeSe_(2)正极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9 mAh/g,并在循环过程中展现出比容量的逐渐...
关键词:可充镁电池 正极材料 FeSe_(2) 铜集流体 非原位表征 
基于格氏反应的镁离子电解液的合成与性质
《大学化学》2024年第3期359-368,共10页曹飞亚 王启新 李濮 幸志荣 宋子钰 张恒 周志彬 冯文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HUST(2020kfyXJJS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03223)。
随着“双碳”战略的实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而对先进储能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较为迅速,是当前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环境资源友好...
关键词:电化学储能 镁电池 液态电解质 格氏反应 
可充镁电池负极/电解液界面调控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化学》2024年第1期121-132,共12页张蒙 赵婉玉 杨晓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2225801,22178214)资助项目。
我国镁资源的高自然丰度,以及对高能量密度和安全储能设备的需求激发了人们对可充镁电池(RMB)的研究兴趣.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镁金属负极表面钝化层的形成、金属镁的不均匀沉积以及金属镁与常规电解质的相容性差等严重影响了镁电池的性...
关键词:镁金属电池 镁负极 电解质 钝化层 固体电解质界面 
低过电位、长循环非水系镁—二氧化碳电池
《陶瓷学报》2023年第6期1146-1151,共6页刘文博 李妍眉 吴永军 王宁 张茜贻 陈晓妍 徐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2204);北京科技大学科研启动基金。
镁—二氧化碳(Mg-CO_(2))电池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正极活性物质,既能实现高效的能量储存,又能实现二氧化碳的增值利用,是新一代极具吸引力的电池候选产品。然而,与其他金属—二氧化碳电池体系相比,由于镁—二氧化碳电池在非水环境中存...
关键词:碳中和 二氧化碳电池 镁电池 二氧化碳还原 过电势 
可充镁电池负极与电解液相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材料导报》2023年第24期7-13,共7页童乐 王敬丰 王金星 瞿佰华 黄光胜 潘复生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1CDJXDJH003)。
金属镁具有较高的理论体积比容量(3833 mAh·cm^(-3))和较低的还原电位(-2.37 V vs.SHE),其作为镁电池负极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且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可充镁电池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二次电池体系。然而,可充镁电池的金属镁负极...
关键词:镁电池 负极 电解液 相容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