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研究

作品数:152被引量:11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衡山王玉括杨金才盛宁王守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黑龙江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文化殖民主义影响下黑人与本土文化的疏离——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他者形象分析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139-141,共3页徐文培 孙媛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0542009)
在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黑人母亲波琳在白人霸权文化的熏染下,与本土文化疏离,从而沦为文化上的他者,并且把这一身份延续到女儿佩科拉的身上。在文化殖民主义的影响下,以白人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价值取向,必然导致...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美国文学研究 文化殖民主义 黑人本土文化 他者形象 
失乐之园——解读托妮·莫里森的《乐园》被引量:1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142-143,共2页崔婷 
托妮.莫里森是荣获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一贯关注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这一社会主题以及这一特殊群体在黑白两种对立文化冲突中的挣扎过程。《乐园》延续了黑人主题,通过讲述一个黑人团体由追寻净土重建家园的...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乐园》 种族主义 美国文学研究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熵被引量:1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144-146,共3页常梅 
威廉.福克纳把南方的历史和现实社会作为自己创作源泉而成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在他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熵贯穿了全文的主题与结构。以熵化这一全新的角度探索了主人公爱米丽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 美国文学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