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部落

作品数:215被引量:1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勤璞崔玲玲范丽君王东春徐昌翰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来避暑胜地享25℃夏天
《旅游世界》2024年第8期68-87,共20页朱国伟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踏入呼伦贝尔大草原,便是拥抱了大自然一望无际的胸怀。这里的夏天,是绿色的海洋,天空如洗,云朵低垂,白天的温暖与夜晚的凉爽形成鲜明对...
关键词:呼伦贝尔草原 避暑胜地 额尔古纳 异域风情 蒙古部落 贝尔湖 马背民族 无缝对接 
区域共同性视角下的民俗文化交融——以呼伦贝尔地区各蒙古部落服饰为例被引量:1
《西部蒙古论坛》2023年第4期3-13,M0003,共12页阿木尔 
2022年度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呼伦贝尔地区巴尔虎、布里亚特、厄鲁特传统服饰文化及其交往交流交融研究”(BZKY2022035)的阶段性成果。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民族走廊”研究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均强调从区域来看民族。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族部落主要指巴尔虎、布里亚特与厄鲁特三个部落,三者在该区域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其中服饰是重要载体。历史...
关键词:呼伦贝尔地区 蒙古族 部落服饰 区域共同性 民俗 
莫日格勒河
《内蒙古林业》2023年第9期48-48,共1页徐艳文 
莫日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由东北向西南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注入呼和诺尔湖后流出,汇入海拉尔河,全长290余公里。其中流经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的一段,蜿蜒曲折,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水”。夏日清晨,乘车从呼伦贝尔市区出发,绕过...
关键词:蒙古部落 蜿蜒曲折 陈巴尔虎旗 海拉尔河 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大草原 
草原霸主的智慧
《国企管理》2023年第6期123-123,共1页马玥(整理) 
成吉思汗铁木真戎马一生,足迹踏遍亚欧大陆。这位“一代天骄”可不只是拥有爆表的“武力值”,更有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智慧。铁木真生于公元1162年蒙古部落纷争不断之时。在当时,“丛林法则”就是铁律,一切软弱与犹豫...
关键词:丛林法则 蒙古部落 决胜千里之外 大蒙古国 一代天骄 活下去 亚欧大陆 成吉思汗 
一份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文献 《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管见
《中国民族》2023年第4期42-42,共1页尕玛看着 
作为西藏重要历史文物,《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全称《具吉祥萨迦班智达致乌思藏纳里速各地诸善知识大德及诸主书》,是一份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重要文献。公元9世纪吐蕃政权崩溃以后,西藏社会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直至13世纪蒙古部落崛...
关键词:蒙古部落 历史文物 甘肃武威 分裂割据 团结统一 乌思藏 窝阔台 萨迦班智达 
清代注历书与注历研究
《清史研究》2023年第1期150-156,共7页赵江红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2022JDKTYB06)阶段性成果。
时宪历是清人入关后颁行的历书。①一份完整的通用时宪历,“首列都城节气时刻。次列太岁干支、年神九宫。次列各省、各蒙古部落日出入昼夜、节气时刻。次列逐月合朔弦望,逐日干支、纳音、纪宿、建除、用事,每月下仍列节候、月神九宫及...
关键词:年神 蒙古部落 时宪历 九宫 节气 历书 
《明宣宗出猎图》里的“蒙元风气”——《明宣宗出猎图》中的服饰考索
《艺术家》2022年第12期31-33,共3页刘成达 
明朝建立后,元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随之瓦解,但撤回北方草原的残余势力依旧强大,对明王朝有极大威胁。对此,明朝统治阶层对其采取“亦战亦和,区别对待”的战略:对侵扰边境的蒙古部落进行打击,对“安分守己”的蒙古部落进行安抚招降、贸易互...
关键词:蒙古部落 明宣宗 北方草原 残余势力 明王朝 区别对待 统治阶层 
呼和浩特:多民族聚居的草原都市
《老年世界》2022年第12期42-45,共4页张文平 
每当听到《敕勒川》这首北朝民歌的时候,很多人会首先想起北纬41度与东经110度交叉点上的塞外历史名城呼和浩特。它以“青城”“中国乳都”等别名昭示着历史也呈现着当下。可是,你知道呼和浩特这座城市是怎么来的吗?元、明王朝的兴替,...
关键词:北朝民歌 历史名城 南北对峙 蒙古部落 北方草原 明王朝 交叉点 呼和浩特 
落日餘暉——花剌子模沙與蒙古夾擊下的哈剌契丹(下)
《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2022年第1期257-275,共19页彭曉燕 王蕊(译) 曹流(译) 
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專項“宣威、平衡與寬容:12至13世紀西遼對西域及中亞地區的統治”階段性成果
東疆之亂然而摩訶末並非唯一試圖擺脱哈剌契丹控制之人。1204年左右,葛兒罕大軍平定了于闐(Khotan)與喀什噶爾(Kashgar)的叛亂[1]。葛兒罕俘虜了喀什噶爾汗之子,將之作爲人質押回八剌沙衮。他還利用這場衝突除掉了另一潛在的反叛者、來...
关键词:花剌子模 黠戛斯 契丹 蒙古部落 蒙古高原 反叛者 噶爾 成吉思汗 
控南北之咽喉,扼边关之要隘 明长城延绥镇:龙体之上最坚硬的脊梁骨
《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第20期107-113,共7页晋右史 
延绥镇也称榆林镇。纵向看,处在农牧交替带的延绥,在草原民族进人河套地区后,这里就成了关中的门户,这也是定都关中的历代王朝要将边防线推到九原的原因;横向看,延绥在明王朝放弃东胜等卫所后,重要性逐步提高,随着黄河营堡墩台(700里正...
关键词:蒙古部落 延绥镇 草原民族 历代王朝 明长城 明王朝 榆林镇 河套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