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电报

作品数:125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华谱刘羽飞史玉振王亚志更多>>
相关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扬州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民党中统的电讯侦察是如何运作的
《文史博览》2023年第9期54-56,共3页金志宇 
密码电报的情报价值,历来为国民党特务机关所重视,军统如此,中统亦如是。在电讯侦察方面,军统的机构更为庞大,可谓名声在外。但中统搞电讯侦察比军统要早,而且也很有其特色。1931年初,中统开始建立自己的无线电通讯系统。最初在南京大...
关键词:国民党特务 特务组织 密码电报 情报价值 名声在外 分台 侦察 电讯 
抗日中的数学家
《少年科普世界(快乐数学4-6年级版)》2021年第7期32-33,共2页红星(整理编辑)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一生爱国,他于1936年前往剑桥大学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毅然回国,后来在西南联合大学教学一直到1945年。在此期间,华罗庚还利用自己卓越的数学知识破解了日本人的密码电报,挽回了一个城市的...
关键词:西南联合大学 剑桥大学 密码电报 俞大维 华罗庚 数学家 数学知识 抗日战争 
可期“小荷”别样红
《海燕》2021年第2期153-154,共2页石英 
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十八岁的杨东澄同学相识,在不多的交谈中就觉得他很有灵性;不久以后又谈到了他的几篇散文和随笔性的文字,说实在话,心里顿然生出几分惊喜;小小的年纪,刚刚迈入大学门槛,阅历尚浅,可他行文却带着几分求知的探索。真应了...
关键词:密码电报 南宋诗人 小荷 杨万里 十八岁 有灵性 
日本对华密码战
《文史天地》2020年第6期38-42,共5页金志宇 
自近代以来,日本就把中国作为最主要的侵略对象。早在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即通过破译清政府的密码电报,在战争和战后谈判中赢得了主动权。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侵华步伐逐渐加快。自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的密码水平长期没有实质性进步,而无线...
关键词:无线电通讯 密码电报 密码破译 甲午战争 日本侵华 民国时期 清政府 清末 
本期人物——何步俊
《金秋》2018年第11期59-60,共2页何步俊 
何步俊,男,1934年8月1日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兴镇东街。1949年5月考入西北军政大学,成为第三中队学员。西安解放后,由华北军区两个连队护送,徒步于1949年9月下旬到达兰州市,被分配到第一野战军西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训练队,先学习明...
关键词:1949年 人物 华北军区 密码电报 1934年 司令部 蒲城县 陕西省 
守土——我的梦
《铁军》2016年第8期50-51,共2页方祖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国人的梦,而所有中国人还有各自不同的梦。梦是千差万别的,梦也是会不断变化的。我——一个进入耄耋之年的老兵,过去的梦是什么、现在的梦又是什么呢?说也有趣,这个答案,我竟是在睡梦中找到的。我已经退出...
关键词:工作岗位 坦克乘员 英雄事迹 实兵演习 密码电报 全面深化改革 黄继光 我自己 抢险救灾 侦察大队 
难忘的志司译电岁月
《党史纵横》2016年第8期38-39,共2页唐志发 
我于1950年10月21日随志愿军第13兵团司令部入朝,于1955年10月27日随部队凯旋回到祖国。期间,我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机要处,先后担任译电员、秘书、带班员(带领15名译电员),为彭德怀、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解方、杜平等志愿军首长...
关键词:密码电报 韩先楚 洪学智 杨根思 杜平 特等功 黄继光 英雄事迹 罗盛教 崔莹 
中日密码之战,揭重庆大轰炸幕后隐情
《山海经(故事)(上)》2016年第2期48-49,共2页刘源 
8个月无法破译日军密码 1939年2月的一天,中日鏖战正酣。嘀嘀嘀——国民党情报部门的密电组成功截获了一份由潜伏在重庆的日本间谍发出的密码电报。
关键词:重庆大轰炸 密码电报 1939年 情报部门 国民党 
派生定密岂可层层降密
《保密工作》2015年第10期11-12,共2页宋筱婷 
派生国家秘密,是指对已定密事项所承载的信息加以合并、阐释、重述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信息或载体。派生国家秘密多产生于执行、办理已定密事项的情形,不会改变原始秘密的基本要素和内容,只是形式的变化和载体数量的增加。因此,派生国家秘...
关键词:定密 国家秘密 降密 保密期限 密码电报 保密法 保密管理 保密工作 泄密事件 管理对象 
无名伟业——读《红军破译科长曹祥仁》有感被引量:1
《党史博览》2015年第9期44-50,共7页张光渝 
最近,笔者从一本人物传记中认识了真实的侦听破译传奇人物——曹祥仁。他既是侦听天才,又是破译神人。令人称奇的是,造就他和他的战友们的,既不是齐备的科学技术条件,也不是完整的专业学历,而是红军初创时期事关生死存亡的战争环境。这...
关键词:科学技术条件 战争环境 人物传记 文献出版社 国民党军 密码电报 彭富九 东北野战军 曾希圣 李默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