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谈

作品数:75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静孔祥吉马克锋郭世佑刘东社更多>>
相关机构:哈佛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集贤县人民检察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闲棋暗用:张季鸾参与中日密谈之考察(1936—1940)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77-89,共13页江沛 
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日本侵华作战相关文献的收集、翻译与研究”(20KZD001)。
抗战初期,《大公报》主笔张季鸾兼具国民政府对日外交决策的幕僚身份,在对日关系上向蒋介石积极献策。七七事变后,中日均在谋求避免战争扩大化和尽快结束战争,先后派出代表试探对方和谈底线,逐步形成了政府、军方、特工、外交等多个交...
关键词:中日密谈 张季鸾 陈布雷 萱野长知 小川平吉 神尾茂 
湖上的絮语与密谈--沈念《大湖消息》阅读札记
《湖南文学》2022年第7期169-172,共4页陈丹 
有一年夏天,或许是春天将尽的时候,我第一次登上了岳阳楼。一瞬间,“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类的诗句竟相涌向我,恍您回旋在脑海,挥之不去。太阳落在起了褶皱的水面上,到处光闪闪的,像是奏响了一首圆舞曲。湖水,使人感受到一种优美...
关键词:岳阳楼 云梦泽 阅读札记 
挪威丛林中的密谈
《环球银幕》2022年第2期150-151,共2页郭华旻 
《奥斯陆》改编自J.T.罗杰斯2017年获托尼奖的同名舞台剧,讲述1992年至1993年期间,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谈判达成《奥斯陆协议》的故事。在大众印象里,谈判往往意味着穴长严肃。但《奥斯陆》却扣人心弦,个中缘由就在于,与电影...
关键词:戏剧色彩 托尼奖 以色列政府 舞台剧 丛林中 罗杰斯 扣人心弦 
密谈
《诗选刊》2021年第7期99-99,共1页叶心 
周恩来与基辛格1971年密谈
《中国故事(传统)》2021年第1期105-107,共3页张静 
1971年7月中美北京密谈的主要目的是筹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就包括台湾在内的双边、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之初订立“互惠”原则,迫使美方为实现总统访华而必须在台湾问题上作明确表态。“一切事情都必须按照互惠...
关键词:尼克松访华 周恩来 基辛格 互惠 台湾 
美方档案中的周恩来基辛格密谈
《读书文摘》2020年第2期12-17,共6页张静 
1971年7月中美北京密谈的主要目的是筹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就包括台湾在内的双边、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之初订立“互惠”原则,迫使美方为实现总统访华而必须在台湾问题上作明确表态。
关键词:尼克松访华 基辛格 交换意见 周恩来 台湾 
1938年中日密谈与汪伪政权关系探讨
《大连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1期236-245,共10页李雪 
本文通过分析1938年高宗武负责的中日密谈,梳理日本侵华对策;同时因参与此事的诸人之后皆为汪伪政权创设初期人物,故亦探讨此次密谈与汪伪政权之关系。文章通过相关报刊报道、公报档案资料复原出当时日方所提条件,通过战争形式变化与密...
关键词:抗日战争 中日密谈 汪伪政权 
美方档案中的周恩来基辛格密谈
《文史精华》2019年第22期21-27,共7页张静 
1971年7月中美北京密谈的主要目的是筹备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及就包括台湾在内的双边、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中国领导人在会谈之初订立“互惠”原则,迫使美方为实现总统访华而必须在台湾问题上作明确表态。美方在先军事后政治的“两...
关键词:尼克松访华 日本军国主义 台湾独立 军事防御 军事实力 两步走 周恩来 基辛格 
王昊与苏达波渡江密谈记
《大江南北》2019年第6期45-46,共2页李中民 
1949年,春暖花开的一个清晨。苏北泰兴苏家庄,走出一个浓眉大眼的壮汉,头戴毡帽,脚蹬草鞋,一身土布裤褂,腰间别杆旱烟筒,搭着宽厚的车辫子,精神抖擞地推着山车,'吱吱呀呀'沿大路向东南方向走去。车椅上坐着个乌头小脚的中年农妇,宝蓝裤...
关键词:解放军 老夫人 苏家庄 司令部 旱烟筒 
张、周首次肤施密谈新辨——西安事变纵横考之十一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2期108-113,共6页刘东社 
张学良与周恩来首次肤施密谈之内容十分广泛,周恩来事后的报告电并未能囊括无遗。对蒋策略应是会谈中极其重要且有争议的一项内容。张、周都曾力图说服对方,但均未能成功。会谈的结果与其说是谁说服了谁,还不如说是求同存异更为恰当。
关键词:张学良 周恩来 肤施 “抗日反蒋” 联蒋抗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