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小造桥虫

作品数:9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玉堂常金玉殷永升裴美云游兰韶更多>>
相关机构:东平县农业委员会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湖南农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农业科学》《农药市场信息》《农家参谋·种业大观》《中国植保导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如何识别与防治棉小造桥虫?
《农药市场信息》2012年第20期41-41,共1页王迪轩 周国锋 
棉小造桥虫,鳞翅目夜蛾科。别名棉夜蛾、小造桥虫、步曲、小造桥夜蛾等。分布除西藏、新疆外,广布全国各植棉区。一般长势好的棉田发生多,危害重。小造桥虫的为害多在7月下旬以后,大发生的时间与损失关系密切,发生愈早,损失愈严重。
关键词:造桥虫 植棉区 防治 识别 夜蛾科 鳞翅目 损失 棉田 
棉花花铃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0年第8期50-50,共1页朱广生 
棉花花铃期一般是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棉花逐渐由以营养生长为主转化为生殖生长为主,植株生长旺盛,日生长量大。
关键词:棉花花铃期 病虫害防治技术 生殖生长 日生长量 烂铃 棉叶螨 角斑病 棉盲蝽 可湿性粉剂 棉小造桥虫 
棉花遭受涝灾怎么办
《农村财务会计》1998年第6期60-60,共1页王玉堂 
棉花是一种耐涝性较强的作物。据观察,棉株受淹48—72小时,排水后植株完好;受淹十几天,叶子全部脱落,主根烂掉一半,仅生长点未死,把水排除及时管理,20天后,植株可恢复生长;随淹随排,棉花能20多天不死且有收成。可见,受涝棉花只要生长点...
关键词:棉花 恢复生长 生长点 涝灾 及时管理 田间管理 耐涝性 棉铃虫 棉小造桥虫 土壤温度 
棉花主要害虫发生为害期与防治指标
《山东农机化》1997年第5期26-26,共1页王玉堂 
据调查,我国为害棉花的害虫共有310种,每年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为便于防治,现将几种主要棉虫的发生为害期和防治指标介绍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防治指标 发生为害 主要害虫 棉花 幼虫 棉小造桥虫 棉蓟马 被害株率 棉虫 卵量 
棉田受涝 补救有方
《湖南农业》1994年第6期7-7,共1页王玉堂 
棉花是一种耐涝性较强的作物。受涝棉花只要生长点不死,涝后及时加强田间管理,仍能获得较好收成。综合各地经验,管理遭受涝灾的棉花有补救良方。 1.尽快排除积水 棉田积水后,虽然棉株仍能生长,但会严重影响根系活动,容易造成大量叶片和...
关键词:恢复生长 棉花 蕾铃脱落 淹水时间 田间管理 生长点 排除积水 棉铃虫 棉株 棉小造桥虫 
棉小造桥虫绒茧蜂研究
《湖南农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57-65,共9页熊漱琳 游兰韶 周至宏 陈仲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记述棉小造桥虫绒茧蜂形态、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保护利用措施.
关键词:棉小造桥虫 绒茧蜂属 形态学 害虫 
一株棉小造桥虫颗粒体病毒的研究
《昆虫天敌》1991年第4期180-185,共6页殷永升 常金玉 裴美云 丘艳 孙国机 孙泰峰 王言贵 刘维静 
1988年夏末,在山西省太谷县棉田从棉小造桥虫Anomis flava幼虫体内发现一株病毒“An03”,病毒颗粒体为卵圆形,大小约为295~355×250~305nm,平均为325×277。5nm,病毒粒子杆状,两端钝圆不弯曲,大小约为200~250×185~195nm,平均为225...
关键词:棉小造桥虫 颗粒体病毒 
棉小造桥虫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的研究
《陕西农业科学》1989年第2期21-23,25,共4页李小峰 杜德寿 李修炼 李保林 井金水 
棉小造桥虫有5或6两个龄期,第三代幼虫以5个龄期为主。全幼虫期取食棉叶面积41.14—41.73cm^2,4—6龄期进入暴食阶段,占总食量的93.78—95.98%。第二代危害叶面积百分率与产量呈负相关,减产较大,但发生很轻,多不需要防治; 第三代则呈...
关键词: 小造桥虫 防治 棉花 
棉田病虫演变动态及今后趋势浅析
《病虫测报》1987年第1期53-54,共2页于雪霞 
建国以来,我省棉花发展经历了稳定(1949—1970),徘徊(1971—1978),大发展(1979—1984)三个阶段。随着棉花面积的扩大,产量的提高,和棉田耕作制度的改革,棉由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了棉田病虫的演变消长。纵观我省三十七年来...
关键词:棉花面积 玉米面积 常发性 棉小造桥虫 病虫危害 间作套种 小地老虎 生态系统 发生动态 主要防治对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