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宗教信仰

作品数:163被引量:39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伟连心豪邵雍雷翔俞黎媛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规划项目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仰的两极:论巴蜀反义谚语中的民间宗教信仰
《西部学刊》2024年第15期22-25,43,共5页谢燕 
在巴蜀民间宗教谚语中,存在着神鬼、天命、因果业报等信仰主题,多样的信仰类别源自巴蜀人面对无序、含混与不确定因素时的主观解释与非理性对抗。但这种信仰观念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受儒教的现实性与理性制约,围绕同一信仰主题存在着大量...
关键词:反义谚语 民间宗教信仰 巴蜀地区 乡土社会 
宝卷研究的奠基之作--评《中国宝卷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2023年第22期F0003-F0003,共1页杨月容 
宝卷是在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仪轨演唱的一种说唱文本,在中国民间文化史上,已经存续了将近八百余年。宝卷研究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车锡伦自1982年正式进入宝卷研究领域,历经三十余载,《中国宝卷研究》最终出版,成为宝卷研究领...
关键词:民间宗教信仰 奠基之作 中国民间文化 宝卷研究 车锡伦 二十年代 
荷韵原乡亲子游
《农村百事通》2023年第8期16-16,共1页文锦 
NO.1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十大文化符号、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大足石刻是人类...
关键词:大足石刻 世界文化遗产 重庆市大足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刻艺术 巴蜀文化 民间宗教信仰 题材多样 
《人文宗教引论:中国信仰传统与日常生活》
《五台山研究》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人文宗教引论:中国信仰传统与日常生活》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多年讲授“中国宗教史”的心得体会。全书共分五章:“人文宗教:中国宗教史的核心范畴”,“天道人情:中国宗教的思想基础”,“感应道交:中国宗教的神秘体验”,“会通共生:中国...
关键词:心得体会 世界史 民间宗教信仰 西方宗教 海内外学者 人神关系 儒释道三教 传统定义 
明末清初民间宗教宗师木人嗣教史及思想论析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251-259,共9页濮文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宗教思想史”(18ZDA232)阶段性成果。
木人是明末清初民间宗教信仰世界中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继承与发展了其师大乘天真圆顿教创立者弓长提出的宗教思想,在风雨飘摇、天下大乱的明清鼎革之际,以救度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整合、升华了明中叶以来出现的众家民间宗教思想,构...
关键词:民间宗教信仰 明清鼎革 明末清初 继承与发展 
从《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看明清时期苏州民间信仰与社会的互动性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年第2期9-11,共3页吴栩薇 
明清以来,苏州民间宗教信仰活动日益繁荣,且宗教信仰的内涵庞杂,形式多样。苏州民间宗教信仰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时代的自然、政治背景和社会人文环境等各种因素有关,与经济社会生活有着多重互动的关联。因此可以说,明清以来苏州民间...
关键词:民间宗教信仰 社会人文环境 时代特性 社会心态 民间信仰 经济社会生活 碑刻 分类标准 
从民间宗教信仰看中泰文化交流被引量: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06-115,共10页段立生 
本文通过对中泰民间宗教信仰的10个事例进行比较,探讨中泰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的轨迹,并总结出文化交流所遵循的一般规律。由此证明中泰文化交流在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水乳交融、民心相通、和谐相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民间宗教信仰 鬼神崇拜 文化交流 
东汉墓葬石刻的民间宗教表征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58-64,共7页杨子墨 
2018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汉代山东墓葬石刻艺术的宗教信仰研究”(项目批准号:J18RB242)阶段性成果之一。
以东汉墓葬石刻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墓葬石刻形制、造价、石工、发愿等内容着手,探讨墓葬石刻所反映的东汉民间宗教信仰问题,涉及东汉社会民众的生死观、孝悌观、神祇观等内容。
关键词:东汉墓葬石刻 民间宗教信仰 黄老重生 祖先崇拜 厚葬明孝 
清代花钱与民间宗教信仰
《收藏》2021年第3期39-41,共3页徐浩楠 
有一类钱币,几乎历代民间均有铸造,材质多样,形状各异,纹饰粗细不一,但它们并不具备流通货币的职能。从历代泉谱给这类钱币的分类来看,被归为非正用品,并被称为“厌胜钱”或“压胜钱”,现今统称为“花钱”,也有人称之为“民俗钱”。
关键词:压胜钱 厌胜钱 泉谱 民间宗教信仰 钱币 花钱 民俗 
徽州木刻版画的民间宗教信仰图像分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1年第3期126-128,共3页刘坛茹 陈雨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点项目《皖南民间木刻版画的民俗、宗教图像研究》(SK2016A0641)。
徽州木刻版画中包含有大量民间宗教信仰内容,如行业神信仰、儒佛道信仰、外来宗教信仰等。这些宗教信仰图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图式记载,应挖掘其呈现的丰富文化内涵,从而深刻理解社会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徽州木刻版画 行业神 文化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