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社会

作品数:258被引量:41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兆裕张德信陈宝良李双华罗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姗姗来迟,亮相即珍贵——祖母绿在中国明代的流传与运用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2024年第6期140-147,共8页曹懿 杨明星 罗泽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BKG030);“考古中国”重大考古项目(文物保函[2020]444号)。
祖母绿是国际公认的五大名贵宝石之一,因其特有的颜色和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的青睐,在中国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基于中国祖母绿的考古出土发现并结合文献古籍线索,探讨了祖母绿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名称的演化、在明代的使用方式及来源...
关键词:祖母绿 出土文物 明代社会 出现与运用 可能来源 
“双向转型”视野下的明代社会结构变迁
《史学理论研究》2024年第4期20-27,共8页万明 
“双向转型”这一概念,源于21世纪初笔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晚明社会变迁研究”,当时研究的定位,是对晚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化现象与社会结构重大变化进行探讨。除了撰写绪论,笔者以“白银货币化与中外变革”为题,进...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世界一体化 近代社会转型 社会结构变迁 晚明社会 变迁研究 划时代意义 双向 
明末时期青花山水瓷绘研究被引量:1
《江苏陶瓷》2024年第4期89-90,共2页邓涵宇 
本文以明末时期青花山水瓷绘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艺术特色及发展演变历程,主要概述明末时期青花山水画的研究现状,分析相关学者的著作成果,阐述明末时期青花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及演变轨迹,突出其在构图、笔墨、色彩等方面的变革。通过分析...
关键词:明代社会 青花瓷 陶瓷绘画 工艺美术史 
明代社会文化影响下的牙雕形象塑造
《东方收藏》2024年第5期22-24,共3页杨涛 胡秀峰 
明代牙雕作为一门精湛的手工技艺,深植于这一时期的文化与历史发展之中。文章通过对明代社会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艺术审美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牙雕艺术在明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探讨了明代牙雕形象的创作技艺、...
关键词:牙雕 社会文化 形象 
论明代社会文士之尚武精神
《武术研究》2023年第11期29-32,共4页谢雨钊 李吉远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及国别史重大专项,明清中国武术稀见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19VJX016。
明代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倡导文人习武,在科举、学校教育中推行文武并重政策,推动了明初文人习武之风。明代中后期,由于国家内忧外患,武备废弛,使得一些文人大行谈兵论剑之风,甚至有些文人热心结交民间武术家、投笔从戎,以身躬行进行武术...
关键词:明代 社会 尚武精神 
明代才女王焘贞研究
《黑龙江史志》2023年第10期176-178,共3页陈璐 
王焘贞因王锡爵之女、法号“昙阳子”的特殊身份,对晚明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嘉靖三十七年(1558)的“升化”事件不仅引起姑苏地带一场轰动,更吸引大批东南文士、儒生的广泛关注。笔记中关于王焘贞的记载有两种态度,一种体现对其道学思...
关键词:昙阳子 明代社会 女性意识 
“理学”之外:《伍伦全备记》的历史语境与明代教化剧的再认识
《中华戏曲》2023年第3期44-61,共18页徐畅 
丘濬的《伍伦全备记》一直被视为明代教化剧揄扬理学的范本,这种解读造成了丘濬形象在当代学术话语中的撕裂,考察此剧的历史语境和情节逻辑,不难发现丘濬借助“理学”这一主题的展开和诠释表现了一名科举士子对于中央政教的功利性认同...
关键词:丘濬 《伍伦全备记》 教化剧 明代社会 
李卓吾的女性观与明代社会——以“出世丈夫”为线索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2023年第2期60-68,共9页陈晓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宋明理学史新编》”(17ZDA013)的阶段性成果。
在近代学术研究中,李卓吾因其思想“离经叛道”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形成了运今仍然占主流的李卓吾解读研究的“解放史”观路径。细致地考察其女性观,可以对上述主流观点提出质疑与批判。李卓吾大加称颂学佛女性为“出世丈夫”,他心目中的...
关键词:李卓吾 女性观 出世丈夫 明代社会 
社会学视野下明代绘画中“女性空间”色彩取向研究
《艺苑》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吴钰睿 唐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研究”(项目批准号:16ZDA218)阶段性成果之一。
论文在社会学视野下,从“空间”这一全新视角,从纵向和横向,分别对明代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女性空间”色彩取向进行研究,并总结其色彩取向的变迁规律和同异质要素,重点对女性形象符号、器物陈设、色彩配比规律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其色...
关键词:女性空间 色彩取向 明代社会 女性形象符号 
明杂剧中体现的明代中后期社会思想解放——以《牡丹亭》为例
《河北画报》2022年第24期166-168,共3页龚文帆 
明初社会笼罩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统治之下,明中叶后,社会动荡,社会思潮开始变化,本文从《牡丹亭》入手,看杜丽娘对自由与爱情的执着追求,分析当时社会中个人意识的觉醒和个性解放的需求。
关键词:明代社会 《牡丹亭》 杜丽娘 个性解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