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侵权

作品数:742被引量:31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锦东展江刘瑞霓陈堂发周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闻记者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批评公众人物的尺度——“方韩大战”的法律思考被引量:1
《新闻记者》2012年第3期50-52,共3页周海燕 
方舟子质疑韩寒作品系他人代笔,从而引发一场网络论战。本文从法律角度考量此事件认为,方舟子的质疑虽然尖刻,但大体符合媒体开展舆论监督中的法律免责原则。其评论也基本符合"普通人原则"和"公正评论"的要求,法律对此应予以保护,以保...
关键词:方韩大战言论自由公众人物名誉侵权 
市场化艺术行为的批评尺度——再论范曾诉名誉侵权案被引量:2
《新闻记者》2011年第9期58-61,共4页陈堂发 
范曾名誉权案的判决引发学者的争议,表明相关司法解释已经难以适应多元的社会价值观与复杂的社会心理。一审判决虽未偏离法律精神,但市场化艺术行为的批评侵权尺度应区别于纯艺术行为评价的精神未能得到体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名誉权 艺术批评 法律尺度 
立法和司法应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被引量:8
《新闻记者》2010年第1期61-64,共4页苏跃龙 
“致癌毛巾”名誉侵权案的判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争论。该案原告孟林茂向北京高院申请了再审,能否立案再审,再审结果如何,目前尚无定论。但能肯定的是,孟林茂终审败诉后,引发了“新闻失实有理”“宽容新闻失实”的论调一唱再唱,...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原则 司法 维护 立法 新闻失实 名誉侵权案 再审 宽容 
把握事实的内在因果关系——谈“方舟子败诉”的两则报道失误
《新闻记者》2007年第3期67-68,共2页黄绍水 
2006年11月2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刘子华遗孀起诉科学打假人方舟子涉嫌侵害名誉权”案做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方舟子使用“带有明显丑化、侮辱性质的”词汇形容“八卦宇宙论”创始人刘子华,“由批驳刘子华的理论上升到评价...
关键词:方舟子 报道失误 因果关系 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一审判决 败诉 行为构成 名誉侵权 
“富士康”公关危机的四大迷思
《新闻记者》2006年第10期39-41,共3页孟建 钱海红 
前些日子,陡然而起的“富士康”案又倏尔平息。“富士康”案的基本情况是:国内媒体《第一财经日报》于2006年6月15日和22日分别刊发了两篇报道,反映的是富士康普遍存在工人“超时加班”问题。7月3日,与此报道有关的台资企业富士康科技...
关键词:"富士康"公关危机 《第一财经日报》 科技集团 台资企业 名誉侵权 个人财产 编采人员 
中国博客网应否成为博客名誉侵权的被告?——浅谈博客网在博客名誉侵权纠纷中的法律责任被引量:5
《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49-51,共3页周军 
一 2006年3月24日,杭州西湖区法院对浙江省第一例博客侵权案进行开庭审理,庭审因被告不承认自己是侵权博客的作者,案件没有当庭宣判。值得关注的是,原告在开庭之前又将登载侵权博客的中国博客网追加为第二被告,但未得到法庭准许...
关键词:名誉侵权 博客 中国 被告 法律责任 侵权纠纷 开庭审理 南京大学 侵权案 浙江省 
一个尊重新闻规律的判决——评张铁林诉周璇及《成都商报》名誉侵权案被引量:9
《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45-46,共2页周泽 
关键词:《成都商报》 周璇 张铁林 名誉权 侵权案 新闻规律 新闻真实性 媒体责任 言论主体责任 
在表达自由和名誉权保护之间——对一起由失实直播引发的名誉侵权案的剖析被引量:2
《新闻记者》2003年第8期29-31,共3页周海燕 
关键词:新闻报道 新闻失实 名誉权 新闻侵权 舆论监督 
网上名誉权保护刍议——从BBS上首例名誉侵权案谈起被引量:5
《新闻记者》2003年第2期45-47,共3页刘兆琼 
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迅猛发展,它对人们生活的渗透也越来越深入.网络将不仅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交往工具,并且"将构成新的社会形态,成为改变和支配我们生活的源泉."①随之,现实社会中的许多利益之争,在网络上复现,近年来网络侵权案层出...
关键词:名誉权保护 新闻侵权 新闻报道 网络 名誉侵权 案例分析 
舆论监督与新闻侵权的界阶──一起状告六媒体索赔三百万的名誉侵权案审结后的思考被引量:1
《新闻记者》2001年第1期43-46,共4页李成连 
关键词:舆论监督 新闻侵权 名誉侵权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