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作品数:44被引量:42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记忆新闻专业主义媒介新闻生产话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传媒观察》《江海学刊》《中国网络传播研究》《探索与争鸣》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做宣传:从“形式”出发对新中国初期宣传网建设的再考察
《传媒观察》2024年第6期112-120,共9页张宇然 周海燕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字时代的国家记忆共同体研究”(21&ZD176)的阶段性成果。
宣传网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走向常态化的重要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高效统一、层层联动的群众宣传网络。过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展现新中国初期宣传网建设的历史过程以及推动宣传网建设的重要组织力量,同时普...
关键词:宣传网 仪式 实践 行动策略 
互联网中的个体叙事、社会结构与集体认同被引量:8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年第2期3-16,216,共15页杨国斌 周海燕 
近来,互联网上的个体叙事因其社会影响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如何在这类叙事中交会的问题,以及外在的社会秩序、集体认同与个体的内在思想和信念如何互动的过程...
关键词:个体叙事 社会结构 集体认同 
“新闻真实”在中国的意义旅行被引量:6
《新闻记者》2022年第6期3-16,共14页周海燕 张舜杰 
国内学界对新闻真实性的既有研究较少聚焦于这一核心概念在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多重因素动态博弈中逐步确立、并由不同行动者在实践中合力塑造的过程。本研究考察新闻真实性话语引入中国后的言说主体、修辞策略、话语组成、叙事的主题模式...
关键词:新闻真实 中国社会 意义旅行 话语分析 
作为媒介的记忆,与作为记忆的媒介被引量:7
《新闻与写作》2022年第2期1-1,共1页周海燕 
近年来,关于记忆的研究在国内的社会学、历史学、传播学和文学等学术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以集体记忆、社会记忆、文化记忆、交流记忆等理论概念为主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2019年,关于集体记忆的研究在CNKI中文文献...
关键词:媒介事件 文化记忆 红色记忆 集体记忆 文化遗产 传播学 CNKI 中文文献数据库 
个体经验如何进入“大写的历史”:口述史研究的效度及其分析框架被引量:13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19-127,共9页周海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民族认同感的两岸媒体抗日集体记忆话语研究”(项目编号:16BXW007)的阶段性成果。
口述史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个体经验是否具有信度的争议。既有研究往往通过抽样,随机性地获取口述对象,从而保证所获取的材料具有可代表性;或是将口述史资料与档案资料进行比对来保证其有效性。但这些方法都未意识到口述史研究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口述史 个体经验 行动者网络 
三线建设、现代性嵌入与中国体验——以口述史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6
《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5期9-16,共8页董方杰 周海燕 
本文以自下而上的视角,在国家叙事与个人口述之间,通过建构三线建设发展阶段中的“工地社会”“类军营社会”与“单位社会”三个理想类型分析现代性嵌入过程中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微观形态,对普通亲历者另类的现代性体验(中国体验)做出深...
关键词:三线建设 现代性嵌入 中国体验 口述史 
非虚构写作与中国问题:文学与社会学跨学科对话被引量:6
《探索与争鸣》2021年第8期37-70,177,178,共36页叶祝弟 屠毅力 洪治钢 何平 项飙 梁鸿 周海燕 刘亚秋 田丰 项静 严飞 杜月 王磊光 
缘起:非虚构写作五问,非常感谢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严飞兄的提议和张罗,也特别感谢出席论坛的文学和社会学界的各位学者--当前非虚构写作热潮最重要的两支推动力量。今天在座的梁鸿教授、王磊光博士、田丰研究员不仅身体力行,贡献了非常重...
关键词:王磊 社会学系 华裔学者 社会学界 非虚构写作 国际影响力 梁鸿 
史料、社会建构与行动:口述历史的三重理论向度被引量:12
《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147-154,共8页周海燕 
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项目“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口述历史兴起之后始终面临着信度与效度的巨大争议:以记忆为基础的口述叙事是否值得信任?口述历史究竟是对历史的回忆,还是今天建构的后见之明?带有强烈情感色彩和主观性的口述史料能否被当作“历史事实”使用?究竟应该如何衡量与评估...
关键词:口述历史 社会建构 记忆 行动者网络 
见证历史,也建构历史:口述史中的社会建构被引量:21
《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108-113,共6页周海燕 
“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卓越研究计划”基金的大力支持。
在"9·11"事件发生之后的十周年纪念之际,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丹尼尔·夏科特曾经设计过一个实验,请人们在一份问卷上填写"你在电视上看到世贸中心南塔被撞击那一刹那的景象",于是,人们纷纷挥笔在问卷上写下了自己从电视直播上当时看...
关键词:世贸中心 电视直播 口述史 社会建构 哈佛大学 心理学系 见证历史 丹尼尔 
亲历者口述:从个体叙事到社会行动被引量:18
《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4期244-251,292,共9页周海燕 
亲历者口述故事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亲历者口述并非个体叙事,而是各方行动者共同参与的集体实践。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转发、评论等,个体经验得以在特定社会语境中公开和传播,其在不断的转译过...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 转译 亲历者口述 新冠肺炎疫情 个体叙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