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本

作品数:491被引量:59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许宏香余辉王垚邵彦吴霞更多>>
相关机构:故宫博物院中央美术学院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故宫博物院院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富春山居图》“火前本”汇考——追索《剩山图》的修复依据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年第11期46-58,143,144,共15页余辉 
本文梳理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摹本的一系列“火前本”,逐一分析了它们的产生经过并给予重新认识,如沈周的《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系临本而不是董其昌所说的“背临”;清初张宏《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系假冒“火前本”;王翚早中...
关键词:沈周本 张宏本 明摹本 董其昌 王时敏 吴其贞修复《剩山图》 
子明卷考——兼探王翚的十件《富春山居图》摹本被引量:1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5期66-87,191,共23页余辉 
作者根据文献和相关图像,查验了王翚的十卷《富春山居图》摹本与唐宇昭油素本和无用师卷的复杂关系,进而透过蛛丝马迹推测出子明卷造假活动先后经过了“两期工程”:“一期”主要出自清初唐宇昭之手,他将子明卷裁剪、添款成黄公望《富春...
关键词:王翚 唐宇昭 油素本 子明卷 
君家两行十二字 气压邺侯三万签--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行穰帖》流传考略被引量:2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1期6-23,共18页杨元铮 
本文通过对《行穰帖》原卷的考察和历代著录的研究,证明《行穰帖》是自北宋宣和内府以来,流传有绪的一件唐代制作的法书影摹本。此外,还澄清了该帖历代刻本、摹本的原委,并解释了乾隆跋语中对董其昌评价的误会。
关键词:法书 王羲之 唐摹本 递藏 
文献与刻帖所见的《出师颂》被引量:1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6期43-47,共5页施安昌 
本文列述了古帖《出师颂》宣和本的相关著录与题跋,并叙述了见于刻帖的9件《出师颂》刻本。说明一件古法帖在历史上会有多种摹本、临本和刻帖本并传。同时校勘了《出师颂》法帖与《文选》本(嘉庆十四年胡克家刻本)间的文字异同。
关键词:《出师颂》 书法字帖 刻本 摹本 宣和本 绍兴本 文献学 
由《出师颂》引发出的关于中国书画鉴定的思考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6期66-72,共7页杨新 
本文从故宫最新购藏的隋人《出师颂》入手,探讨了由其引发的对古书画鉴定诸问题。对于象《出师颂》这样未署名款的作品,不是简单的“真”“伪”所能概括的。关键在于时代的判断,即对作品所体现出的风格特点的判定。而作品的价值亦不在...
关键词:《出师颂》 书法作品 章草书 中国 书画鉴定 摹本 《十咏图》 
从山水画法探索《女史箴图》的创作时代被引量:17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3期17-29,共13页杨新 
本文根据《女史箴图》中一段山水及虎等的造型和画法,对比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画像砖(石)、佛教造像碑和敦煌壁画中的山水及虎等的造型和画法,认为此图只能产生于北魏后期和南朝齐梁时代。从画作的题材论述,笔者认为刘向的《列女传》是一...
关键词:女史 皇后 宫廷 北魏 佛教造像 晋惠帝 孝文帝 创作 画家 摹本 
五谈古书画鉴别——对作伪的方式、方法的鉴定被引量:5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2期56-68,105-2,共15页徐邦达 
要明辨书画的真伪,必须普遍知道些作伪的方式、方法(包括其原因),才能剥掉那些假物的伪装,去伪存真,还它们的本来面目;还有无款书画的断代、明是非问题,更须予以判别详明,使无张冠李戴之讥。本文先从作伪的方式,方法来作些说明。作伪,...
关键词:古书画 真迹 故宫博物院 题跋 时代风格 摹本 宋徽宗 北宋 法书 作伪 
明摹本《搜山图》记被引量:2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第4期66-68,102-103,共5页杨福 郭宗萱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有《搜山图》一卷,绢本设色,纵44.3厘米,横606厘米。无款,亦无收藏印记、题跋,据专家们从画风方面鉴定,是一幅明代中期或稍晚的摹本。《搜山图》描写的是神兵神将搜山擒妖捉怪,全画可以分为左右两个大段。
关键词:摹本 省博物馆 明代中期 云南 图版 武安 大段 收藏 题材内容 题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