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拟画像

作品数:33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付旭东张欣张伟张俊张星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市公安局中国刑警学院上海铁路公安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纵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民公安》《中国刑事警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奇案背后:妙笔绘出的摹拟画像
《纵横》2017年第5期13-18,共6页张欣 于洋 
公安部门所说的摹拟画像,通常是指根据目击者的口述回忆,将犯罪嫌疑人的相貌特征描绘出来的面部肖像。其原理就像是做笔录,只不过是将目击者的记忆转化为图像而不是文字。
关键词:摹拟画像 犯罪嫌疑人 公安部门 相貌特征 目击者 
沟通中心理学方法的运用探讨
《刑事技术》2014年第4期59-62,共4页付旭东 张惟真 张欣 
摹拟画像是一种再现手段,从琐碎的记忆片段到完整的头脑意象,从主观印象到客观构建,体现了由虚入实、去伪存真的过程.无论是观察、回忆、再认,还是分析、比较、判断,以及情绪、注意力等等,都与认知和思维活动息息相关.
关键词:摹拟画像 沟通 心理学方法 
人像照片在模拟画像中沟通的应用
《刑事技术》2013年第6期54-55,共2页张惟真 付旭东 张欣 
在摹拟画像中,画像专家与目击者的沟通并非单一采用语言的形式来进行交流的。人像照片资料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地降低语言表达的局限性,为描述、问答以及回忆、再认等沟通活动提供更直观、准确的认知环境。1在沟通中运用人像照片...
关键词:摹拟画像 沟通 画像专家 目击者 人像照片资料 
对群体行为模式的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1
《刑事技术》2012年第4期52-55,共4页付旭东 张伟 辛瑞鹏 
摹拟画像是通过画像专家与目击者之间的沟通来实现的,是从目击者的描述中不断发现线索并逐步构建犯罪嫌疑人相貌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去再现目击活动、复原犯罪嫌疑人的相貌,还需要了解目击者,严格地讲后者更为重要,因为目击者是一...
关键词:沟通 目击者 群体 群体行为模式 摹拟画像 
影响目击者描述的因素研究被引量:2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69-72,共4页付旭东 张俊 张伟 邢燚 刘万鹏 
摹拟画像是刑侦领域普遍采用的侦查手段之一。目击者对目击活动的描述是完成摹拟画像的依据,但描述内容往往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画像专家必须对目击者实施针对性的启发和引导,从而使沟通双方最大限度地获取与犯罪嫌疑人相貌有关...
关键词:摹拟画像 沟通 目击者 描述 
描述内容的情绪特征对摹拟画像的影响被引量:2
《刑事技术》2011年第2期53-55,共3页付旭东 张伟 
摹拟画像是一门沟通的艺术,画像专家总是希望通过目击者的描述并且从描述内容中挖掘素材、寻找灵感,从而在脑海中逐步构建一张与现实相符的脸。描述内容的重要性无容置疑,但实际的情形却令人堪忧,这些内容似乎永远满足不了需求。在沟通...
关键词:摹拟画像 目击者 描述内容 情绪特征 
目击者描述内容的情绪特征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98-100,共3页付旭东 张俊 
模拟画像的成功,依赖于画像专家与目击者的有效沟通。但是,由于目击者的描述内容有的带有较强的主观情绪特征,使画像专家感到困惑。对此,笔者对目击者描述内容中常见的七种情绪特征进行了剖析,使画像专家能够更了解目击者的情绪特征与...
关键词:摹拟画像 目击者 描述内容 情绪特征 
浅谈摹拟画像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44-46,共3页姜治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在不断发展,这给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摹拟画像是信息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侦查工作中常常起到关键的作用。做好摹拟画像,应努力使见证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为其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关键词:案件侦查 摹拟画像 罪犯特征 见证人 时间 地点 人务心态 
模糊或变形监控人像的复原绘制方法被引量:3
《刑事技术》2010年第2期54-56,共3页蔡璐 张欣 
关键词:摹拟画像 监控录像处理 人像复原 变形人像校正 
刑侦过程中摹拟画像的应用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年第3期250-251,共2页曹志坚 杜号军 
在当代刑侦过程中,准确把握、了解犯罪分子外貌是迅速侦破案件的关键。为了适应这一刑侦需求,摹拟画像技术和相关软件的开放使用变得越加重要。在刑侦过程中利用摹拟画像技术和高科技软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外貌特征取证有利于快速破案...
关键词:摹拟画像 软件技术 刑侦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