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流动性变化

作品数:20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洪尊冯端浩温筱煦刘蔚史迎昌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药学学报》《中国循环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中左心功能的恢复及心肌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心肺血管病杂志》2008年第2期106-108,123,共4页杨胜生 曾志勇 庄聪文 程先进 黄盛东 徐志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0110026)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对体外循环(CPB)中心肌细胞膜流动性变化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IPC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健康家猫随机分为3组:单纯并行循环(CPB)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IPC组。监测CPB中猫左心室内压峰值(LVSP)、左...
关键词:体外循环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功能 缺血预处理 动物实验  
2型糖尿病大鼠发病过程中相关指标与肝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367-369,共3页马波 陈丽娜 武志超 朱翔 高佩琦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长期高脂对脂类代谢的影响程度,讨论高脂对肝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以揭示2 型糖尿病中脂类代谢紊乱的机制。方法正常大鼠饲养、制造高脂10天大鼠模型、高脂20天大鼠模型、四氧嘧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测定4组大鼠肝组...
关键词:四氧嘧啶 丙二醛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肝细胞膜流动性 2型糖尿病 
抗肿瘤性植物化学成分引起的膜流动性变化与膜脂质作用部位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年第4期249-249,共1页怡悦 
抗肿瘤药物除以细胞核为作用点外,可能还与细胞膜相互作用。本次探讨了抗肿瘤性植物化学成分(PC)对模型膜及肿瘤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以及膜脂质作用部位的选择性。 方法:用磷脂和胆固醇制备脂质体。以DPH、2~12-AS或16AP的荧光偏光法分...
关键词:抗肿瘤性植物 化学成分 抗肿瘤药 膜流动性变化 膜脂质作用部位 
3种脾虚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刘洪尊 冯端浩 高杉 刘蔚 缑宇轩 孙玲 史迎昌 温筱煦 
目的 :研究几种脾虚证模型小鼠红细胞 (RBC)膜流动性 (L FU)的变化规律。方法 :分别用大黄、番泻叶、利血平制作脾虚模型。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不同模型小鼠血常规指标的变化 ,用荧光偏振法检测不同模型小鼠RBC L FU和微粘度 (η)的变化...
关键词:脾虚证 动物模型 红细胞 膜流动性 
冠心病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其红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第6期261-262,共2页马建林 毛焕元 张银环 周本财 
目的 :观察冠心病 ( CHD)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程度以及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方法 :测定2 0例 CHD患者 ( CHD组 )及 2 0例健康者 (对照组 )体内血脂、脂质过氧化物 ( L po)、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 OX-L DL)、超氧化物歧化酶 ( S...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脂质过氧化作用 红细胞膜流动性 冠心病 
新生儿感染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流动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0年第3期196-197,共2页吴惠毅 陈晶 许东琳 梁文学 杨晋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 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膜流动性 PMN 
肝脏微粒体膜脂质成分及膜流动性变化对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的影响被引量:1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0年第2期120-122,共3页张红军 祝学光 陈祥柏 赵华 赵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9470 680 )
目的 研究致胆固醇结石饮食对肝脏微粒体膜成分及流动性的影响 ,探讨影响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化的因素。方法 通过饮食诱发小鼠胆囊胆固醇结石 ,检测小鼠胆汁中胆红素成分、肝脏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苷醛转移酶 (B UGT)活性及肝脏微粒...
关键词:胆固醇结石 肝脏微粒体 膜流动性 胆红素 B-UGT 
败血症新生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观察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9年第5期297-298,共2页陈晶 吴惠毅 许东琳 
为了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 功能异常的膜分子机制, 应用DPH 荧光探针标记PMN膜, 荧光偏振法测定28 例败血症新生儿、19 例健康新生儿PMN膜流动性。结果: 败血症新生儿PMN 膜流动性显著降低...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 中性粒细胞 膜流动性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变化及某些药物作用被引量:3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9年第6期511-511,576,共2页焦晓慧 孟繁学 韩大英 
有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有很多研究,最近MakotoSuematsu等的工作表明:微循环紊乱是心肌细胞损伤的前提和关键。而红细胞的可变形性在决定血液流动性,以及微循环的有效灌注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疾病伴有红...
关键词: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红细胞膜流动性 大鼠 
老年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的研究
《江西医药》1999年第3期148-148,192,共2页张昆南 
目的了解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方法对30例脑梗塞患者和20例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膜流动性作了检测、分析对照。结果30例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显著降低。结论膜成分异常导致膜的流动性降低是脑梗塞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积...
关键词:脑梗塞 病理学 红细胞膜成分 红细胞膜流动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