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制石器

作品数:192被引量:875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虹黄可佳陈星灿钱耀鹏吴耀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鹏”湃大湾——中国建陶东鹏制造的绿色崛起之道
《智慧中国》2025年第1期36-57,共22页朱建华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摘自《庄子·逍遥游》南粤不墨千秋画,珠江无弦万古琴。现代考古学告诉我们,人类已有了三百万年以上的历史。大约一...
关键词:磨制石器 《庄子·逍遥游》 现代考古学 新石器时代 绿色崛起 
资讯·国际
《大众考古》2023年第7期8-11,共4页
英国:5000年前磨制石器英格兰西部Stones Valley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件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这块平滑、有光泽的石头上的凹陷表明其是经过多次使用的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居民可能在这里花费了数百、数千小时进行磨制。
关键词: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英格兰 自然保护区 
中原文明——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
《党的生活(河南)》2023年第11期48-49,共2页阎铁成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认为,距今一万年前后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人们开始磨制石器,开始制造原始陶器,这种创造力所进发的星星之火在河南李家沟、北京东胡林、河北南庄头等多个地区点燃,开启了中华文化一万年发展史的新时代。从目前的考古...
关键词:考古成果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李家沟遗址 磨制石器 中原文明 原始陶器 东胡林 陶片 
人类食品技术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二)
《科学生活》2023年第4期6-9,共4页张以恒 
第一次农业革命——新石器革命第一次农业革命大约发生于1万年前,从采集野生小麦、粟和水稻的种子,发展为有意识的栽种,从游牧逐步到半定居等待收获的农耕生活方式。新石器革命是指人类发明了农业和畜牧业,人类由旧石器之寄生者变成新...
关键词:磨制石器 农耕生活 新石器 采集者 旧石器 未来展望 畜牧业 历史回顾 
这里是青稞在西藏高原的源头 昌果沟遗址管见
《中国民族》2023年第4期101-102,共2页祝铭 
昌果沟遗址位于西藏山南市贡嘎县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冈底斯山脉东端郭喀拉日居群山南麓的谷地上,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其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大部分被沙丘覆盖,一部分经长期雨水冲刷和风力剥蚀,文化层和一些零星的遗迹出露...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遗址 打制石器 文化遗物 考古发掘 文管会 磨制石器 灰坑 西藏山南 
江苏丹阳凤凰山遗址磨制石器功能初步研究:基于微痕分析的证据
《江汉考古》2023年第1期115-123,共9页陈虹 沈易铭 徐征 司红伟 
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良渚遗址磨制石器微痕分析与功能信息数据库建设”(批准号2022009);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良渚文化石器生产组织体系研究”(批准号2023QN0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文化互动与变迁视野下商周时期江南地区文明一体化进程研究”(批准号2021ZLS002);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商周时期江南、中原文化的互动研究”(项目号cjky202206)的共同资助。
本研究运用微痕分析方法,对江苏丹阳凤凰山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进行功能研究,推测其可能的使用方式与加工对象。结果显示:石锛和石凿主要用于木材加工,石斧主要用于砍砸中—硬性物质(如木或骨),石铲主要用于掘土,石刀的形制与使用方式较...
关键词:凤凰山遗址 磨制石器 微痕分析 功能研究 
在仰韶文化遗址驰思遐想
《世纪》2022年第3期1-1,共1页安家瑶 
2021年10月,正值仰韶遗址发掘100周年,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我有幸第三次来到仰韶村。站在考古圣地,不禁驰思遐想。1921年10月下旬,经中国政府批准,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考古学家袁复礼到河南渑池仰韶村进行了中国第一次...
关键词: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村 仰韶遗址 考古发掘 安特生 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 袁复礼 
中国考古学百年成就被引量:1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4期5-6,共2页陈星灿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19日,第2版,2300字1921年10月27日至12月1日,时任中国政府矿政顾问、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研究人员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与年轻的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先生一起,在中国中央政府、河南省政府及渑池县政府的大力...
关键词:河南省渑池县 考古发掘 安特生 磨制石器 地质调查所 史前文化 袁复礼 社会科学报 
安特生与仰韶陶片--寻回远去的记忆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2022年第1期48-51,共4页曹希平(文/图) 
2021年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纪念。1921年,任职于北洋政府农商部的矿政顾问安特生受中国官方委派并经中国政府批准,前往河南渑池仰韶村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以磨制石器与彩陶为特征的史前文化,并将之命名为“仰韶文化”。这标志着中国...
关键词:中国新石器时代 安特生 考古发掘 仰韶文化 仰韶村 磨制石器 北洋政府 史前文化 
“新石器”研究方法概述
《江汉考古》2021年第6期268-277,共10页贺成坡 韦璇 李英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走马岭史前城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号:19ZDA231)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石器是人类使用时间最漫长的一类工具,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甚至历史时期;。为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本文的"新石器"是指旧石器时代以后的石器工业,包括旧——新过渡时期及其以后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并存的石器工业。
关键词:打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石器工业 新石器时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