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以来

作品数:105被引量:89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翦知湣杨楚鹏宋友桂刘耕年邹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植被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末次冰期以来巽他陆架东北部陆坡区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古植被意义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1年第1期331-340,共10页崔子恒 贺娟 贾国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末次冰消期以来碳氮硫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关系”项目(No.2016YFA0601104).
为了讨论末次冰期以来巽他陆架东北部植被情况及巽他陆架在冰期时的碳循环意义.对位于南海西南部陆坡的18252⁃3站位岩心柱沉积物中长链正构烷烃组分的平均链长(ACL27⁃33)、碳优势指数(CPI27⁃33)、烷烃含量(ΣoddC27⁃C33)、及烷烃比值等...
关键词:巽他陆架 正构烷烃 植被类型 末次冰期 地球化学 
乌兰布和沙漠钻孔WL10ZK-1孢粉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变化被引量: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年第4期169-174,共6页陈雪梅 李国强 黄小忠 赵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68,409721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102);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lzujbky-2013-210);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度开放基金联合资助
根据乌兰布和沙漠北部25m钻孔(WL10ZK-1)岩心的孢粉记录,结合OSL测年结果,初步讨论了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植被变化。结果表明,90kaBP以前,钻孔岩心为粉砂质泥,孢粉中出现香蒲花粉(最高达12%),并有较高的云杉(最高为22.5%)、禾本科和莎草...
关键词:钻孔岩心 末次冰期 全新世 植被变化 乌兰布和沙漠 
末次冰期以来全球陆地植被中C_3/C_4植物相对丰度时空变化基本特征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被引量:18
《科学通报》2012年第18期1633-1645,共13页饶志国 陈发虎 张晓 许元斌 薛骞 张平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950202);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91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1055;41171091);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0-11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68)资助
末次冰期以来的陆地植被中C3/C4植物相对丰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曾被广泛的争论,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气候因素,而不是大气CO2浓度,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但对于某一具体的研究区域而言,温度还是降水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仍存在不同的...
关键词:C3/C4植物 全球 末次冰期以来 驱动因素 温度 
南海巽他陆架末次冰期以来的孢粉记录初步研究被引量:13
《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第8期833-839,共7页王晓梅 孙湘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编号:G2000078500);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预研究"(编号:2003DIB3J11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大洋钻探技术预计划"(编号:2004AA615030)资助.
通过分析沉积速率较高、且有同位素准确测年的南海南部巽他陆架18323柱状样的孢粉记录,分析重建该地区31kaBP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历史。结果表明,末次冰期以前植被主要组成是热带低地雨林,到末次冰期温度降低,热带低地雨林含量减少,草...
关键词:巽他陆架 孢粉 植被 气温 
末次冰期以来太行山区的植被演替被引量:3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第1期81-88,共8页阳小兰 许清海 赵鹤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末次盛冰期时,太行山区的植被以草原为主,森林覆盖率低于10%或更少;17000-10000aB.P.是一快速增温时期,森林覆盖率已比现在高,达20%-30%;10000-8000aB.P.的早全新世,森林植被进一步扩...
关键词:末次盛冰期 太行山 植被演替 草原 森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