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以来

作品数:105被引量:895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翦知湣杨楚鹏宋友桂刘耕年邹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末次冰期以来阿拉伯海底层水体氧含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4年第5期189-201,共13页刘佳澳 吴永华 刘升发 乔淑卿 陶菁 齐文菁 刘季花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二期)专项“西印度洋WIND-CJ06区块海洋底质与底栖生物调查”(GASI-01-WIND-CJ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IS7期以来热带西印度洋底层水演化及其环境气候效应”(42376083)。
末次冰期以来阿拉伯海水体氧含量变化在时空上具有显著的差异。目前对其空间变化规律及主导因素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缺乏对千年尺度上深层水氧含量变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的综合分析。本文基于阿拉伯海中部深水区WIND-CJ06-6与WIND-CJ06...
关键词:氧含量 表层生产力 中层水 深层水 末次冰期 阿拉伯海 
深沪湾末次冰期以来的地层结构及古环境演变
《应用海洋学学报》2024年第1期126-134,共9页王恒波 李海东 张汉女 钟贵才 许江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海三科2018033)。
通过深沪湾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和地质钻孔沉积地层的对比,并结合沉积物的粒度、微体古生物以及AMS14C测年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以来的地层层序,探讨了深沪湾的古环境演变。深沪湾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上而...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 浅地层剖面 沉积层序 末次冰期 古环境 深沪湾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西南地区火灾活动历史及其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1期59-71,共13页张潇 黄康有 贾鑫 万秋池 汤永杰 陈聪 郑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2205和420774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22YFF0801501)共同资助。
我国西南地区森林火灾频发,多与人类活动有关。第四纪地质时期的火灾变化过程及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利用腾冲青海湖(25.1312°N,98.5731°E)和贵州草海湿地(26.8140°N,104.3405°E)沉积物岩...
关键词:炭屑 西南地区 末次冰期 森林火灾 人类活动 
北部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环境演化与驱动机制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3年第4期702-711,共10页梁磊 许国强 黄武轩 梁定勇 李孙雄 郝强 黄蓉 
海南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基金(2019RC348);海南省海洋地质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ZZ[2020]2019256-02);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基金(C122018032)。
应用单道浅层地震、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技术对地层结构及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黏土矿物组成和结晶学特征等气候代用指标进行分析,高精度刻画了北部湾东南部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演化及驱动机制。指标变化显...
关键词:黏土矿物 东亚季风 更新世 南海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西北部沉积物源和风化演变的Sr-Nd同位素与稀土元素证据被引量:2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3年第4期702-716,共15页赵增祥 万世明 鞠梦珊 裴文强 靳华龙 张晋 赵德博 栾振东 张鑫 李安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25602,42076052)。
研究边缘海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与来源是揭示大陆边缘沉积物源-汇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南海西北部琼东南盆地KT2站位岩心沉积物的稀土元素(REE)和Sr-Nd同位素分析,研究了28 ka以来沉积物源的演变和化学风化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沉...
关键词:稀土元素 SR-ND同位素 沉积物源 化学风化 南海 末次冰期 
末次冰期以来南极斯科舍海东南部沉积物来源与环境变化
《海洋学报》2023年第7期56-68,共13页冯宗保 陈志华 杨春丽 黄元辉 崔迎春 唐正 刘焱光 
南极重点海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影响(IRASCC2020-2022-01-03,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6191)。
本文通过南极斯科舍海东南部海域DC-11岩芯稀土元素(REE)特征及其与生源硅(BSiO_(2))、磁化率、Al_(2)O_(3)、Fe_(2)O_(3)的耦合关系,深入探讨了34 ka BP以来研究区沉积物的来源及冰山−海流−大气搬运历史。结果表明,DC-11岩芯沉积物REE...
关键词:南极 斯科舍海 稀土元素 沉积物来源 环境变化 
末次冰期以来山东埠西与大口北黄土黏土矿物特征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2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9期149-157,共9页占宇轩 徐树建 陈海涛 孔凡彪 张军强 苗晓东 贾广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262,41472159)资助
黄土是记录第四纪气候演变信息的良好载体。文中以山东章丘埠西剖面与大口北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黏土矿物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剖面黏土矿物相对含量的分布特征,并结合两个剖面中的伊利石结晶度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探讨了末次冰期...
关键词:黄土 黏土矿物 伊利石结晶度 古气候 山东 
基于生物硅记录的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生产力变化被引量:1
《地学前缘》2022年第4期136-143,共8页张兰兰 邱卓雅 向荣 杨艺萍 陈木宏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6056,42176080,41576044)。
基于生物硅含量变化,结合碳酸钙和硅质生物放射虫数据,本文揭示了孟加拉湾东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生产力演变规律及其气候响应。研究区域的古生产力演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生产力相对低的末次冰期(56~18 ka)、生产力呈阶段性增加的末次冰...
关键词:生物硅 古生产力 末次冰期 千年尺度气候事件 印度洋东北部 
末次冰期以来青州黄土光释光测年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被引量:2
《地球环境学报》2022年第3期281-295,共15页赵秋月 臧凯旋 彭淑贞 周锐 范念念 丁敏 方慜 吉春雯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1MD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353,41888101);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2134);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9IEF0505)。
黄河下游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鲁中黄土-古土壤沉积,是记录东亚季风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山东青州邵庄黄土剖面粗颗粒石英(63—90μm)光释光年代和磁化率、粒度、色度以及主量元素测试结果表明:(1)邵庄黄土末次冰期以来((51.3±2.5)—(8.1...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 古土壤 古气候 邵庄黄土 化学蚀变指数 
末次冰期以来辽东半岛风沙沉积的粒度端元特征与古气候演变研究被引量:14
《第四纪研究》2022年第2期338-349,共12页王思齐 魏东岚 张威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9-ZD-0475);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80550389)共同资助。
辽东半岛风沙沉积位于东亚季风区边缘和海陆交界地带,对研究东亚季风演化、海平面升降变化、古气候环境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参数化端元分析模型对辽东半岛整体厚320 cm的风沙沉积剖面的粒度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反映沉积动力特征的...
关键词:风沙沉积 端元分析 OSL测年 古气候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