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消期

作品数:167被引量:1050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铁刚徐方建李安春刘嘉麒陈发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科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原地区渑池盆地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23年第10期1230-1246,共17页李洪彬 冯兆东 翟秋敏 惠争闯 李开封 石天宇 陈亮 刘畅 张样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1605);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优秀青年人才培育项目和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资助。
为进一步理解和探究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季风变化的时空特征,特别是全新世东亚季风的进退模式,在AMS14C年代的支持下,基于渑池湖相-湿地剖面的孢粉和沉积学指标(粒度、碳酸钙和总有机碳)的分析资料,重建了渑池盆地18.7 cal ka BP(ka BP...
关键词:渑池盆地 孢粉 全新世 东亚季风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末次冰消期西太平洋暖池上层海温千百年尺度变化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19年第20期2151-2162,共12页殷雅倩 党皓文 王跃 乔培军 翦知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30965,41606049,41606045);自然资源部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GEOGE-04)资助
西太平洋暖池是全球气候系统中最主要的海洋热源,暖池区表层海温的变化与低纬度大气环流紧密联系,而温跃层变化能够调控暖池区上层海水热含量和结构.为探索末次冰消期(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的过渡期)暖池区的上层海水温度变化,利用暖池核...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 西太平洋暖池 温跃层 快速气候变化 
令戈错湖芯重建过去17ka青藏高原大气环流变化被引量:8
《科学通报》2016年第33期3583-3595,共13页贺跃 鲍征宇 侯居峙 Erik T BROWN 王明达 谢淑云 易朝路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研究计划B类项目(XDB0102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30523)资助
亚洲季风和西风作为北半球重要的大气环流系统,对青藏高原冰川进退、水量平衡及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重建了两者的强弱变化,但是末次冰消期以来,西风与亚洲季风强度变化仍然存在争议.青藏高原中部令戈错湖泊岩芯样品重建...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 粒度 氧同位素 印度季风 西风 青藏高原 令戈错 
西北太平洋上层水δ13C对末次冰消期南大洋深层水对流的响应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11年第23期1920-1926,共7页陈双喜 李铁刚 唐正 仇晓华 熊志方 南青云 徐兆凯 常凤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8159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2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6030,40906038)资助
晚更新世以来,源自南大洋深层水对流的冰消期δ13C低值事件广泛记录于低纬热带和南半球大洋沉积物中.然而,末次冰消期δ13C宽幅低值事件也出现在远至北半球中纬度的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区.在西北太平洋的古海洋记录中,受来自北半球高纬度...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古δ13C 南大洋深层水对流 西北太平洋 末次冰消期 δ13C低值事件 
石笋密度蕴含的过去气候变化信息:以末次冰消期黄土高原西部武都万象洞石笋为例被引量:14
《科学通报》2010年第31期3040-3047,共8页张德忠 张平中 桑文翠 程海 吴秀平 袁野 白益军 王江林 贾继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3007;4077211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7300030)资助项目
亚洲季风区边缘甘肃武都万象洞一根石笋(WX42A)在末次冰消期不同生长时期密度变化表现出有规律的波动.高精度230Th测年和高分辨率的石笋密度结果表明,生长于17644~12758a BP之间石笋密度变化时间序列在长时间尺度上与反映亚洲季风强度...
关键词:石笋密度 亚洲季风 气候变化 万象洞 季风边缘区 
末次冰消期南海南部的普林虫低值事件被引量:13
《科学通报》2009年第17期2527-2532,共6页安阳 翦知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7CB815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621063);大洋协会"十一五"课题(编号:DY115-01-2-3)资助项目
通过对中法合作"马可·波罗"航次在南海南部陆坡采集的MD05-2894柱状样(7°2.25′N,111°33.11′E,水深1982m)进行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距今16.0~14.9calkaBP之间,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斜室普林虫...
关键词:海洋学 普林虫低值事件 次表层海水温度 上部水体垂向结构 末次冰消期 南海南部 
末次冰消期冰融水事件与气候突变被引量:7
《科学通报》2008年第12期1437-1447,共11页黄恩清 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476027;40776028;40621063;40331002);上海市启明星项目(A类;批准号:06QA14052);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200503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7CB815902)资助项目
末次冰消期,巨量的冰盖从大陆和海面上消融,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120-140m.从地质记录中至少识别出3次规模巨大的冰盖快速融化和冰融水倾泻事件,按照发生时间先后,分别被命名为19ka-MWP,MWP-1A和MWP-1B事件,其中备受关注的MWP-1A事件...
关键词:冰消期 冰融水事件 温盐环流 气候突变 
4万年以来巽他陆架海岸线变化的红树植物花粉记录
《科学通报》2007年第20期2392-2398,共7页王晓梅 孙湘君 汪品先 Karl Stattegger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资助项目(编号:G2000078500)
根据南海南部巽他陆架上的柱状剖面Sonne 18300,18302和18323的高分辨率的红树花粉记录,重建4万年以来巽他陆架的海岸线变迁历史.研究结果发现氧同位素3期时,巽他古陆上海平面较低,古陆部分出露,出露的陆架上生长了植被,有较高的花粉浓...
关键词:巽他陆架 红树花粉 氧同位素3期 末次盛冰期 末次冰消期 
国际第四纪联合会第16届大会在美国召开
《科学通报》2003年第15期1593-1593,1685,共2页陈发虎 
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大会每4年举行一次,本届大会是第16届第四纪大会,于2003年7月23~30日在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Reno市举行,大会的主题是“改变的地球一第四纪研究的前景”(Shaping the Earth:A QuaternaryPerspective)。
关键词:国际第四纪联合会 第16届大会 美国 全新世 末次冰消期 古生态 突发事件 
冲绳海槽末次冰消期浮游有孔虫δ^(13)C的宽幅低值事件被引量:14
《科学通报》2002年第4期298-301,共4页李铁刚 苍树溪 刘振夏 程振波 M.A.Hall Y.Saito S.Berne 
本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736210;4017601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2000046703);中法海洋地质国际合作项目资助.
赤道太平洋上升流区是影响全球冰期-间冰期CO2循环的重要区域.为验证末次冰消期热带低纬度太平洋表层水的δ13C宽幅低值事件的影响范围,对取自冲绳海槽中部的DGKS9603孔浮游有孔虫N.dutertrei和 G。ruberδ13C记录进行了分析.该孔浮游...
关键词:冲绳海槽 末次冰消期 浮游有孔虫δ^13C 宽幅值低事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