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恩清

作品数:17被引量:12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晚第四纪南海南部季风岁差第四纪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地球科学进展》《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渐新世-中新世东南亚干湿气候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4年第4期16-31,共16页胡建雄 黄恩清 田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近纪晚期印太暖池地区海道关闭与高纬冰盖演变的耦合机制研究”(2023YFF0803902)。
新生代印尼海道的启闭对印度-太平洋暖池演化和大气环流模式变迁有重大影响。然而,受限于构造和古环境重建资料的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驱动机制还缺乏清晰的图景。本文梳理了孢粉记录、煤层沉积、浅海碳酸盐沉积和生物地理演化...
关键词:水文循环 东南亚 渐新世-中新世 印尼海道 印度-太平洋暖池 
大洋硅藻席沉积与冰期旋回中的碳-氮循环被引量: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4年第1期96-108,共13页蔡雯沁 黄恩清 柳双权 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低纬水循环地质演变”(4212204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温室期低纬水文循环的地质演变”(22120220531)。
成席硅藻勃发与沉积埋藏过程链接了海洋有机碳生成-输出-埋藏以及大洋深部溶解无机碳的生成与储存的全过程,该过程及其对大洋碳-氮循环的潜在重大影响正引起学术界的关注。通过搜集整理一系列文献及数据,对成席硅藻在细胞层面的特殊功...
关键词:成席硅藻 藻类勃发 次表层水 海洋生产力 大洋呼吸碳库 
岁差驱动的全新世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水汽输送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3年第4期56-70,共15页刘冰瑾 黄恩清 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低纬水循环地质演变”(4212204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温室期低纬水文循环的地质演变”(22120220531)。
大洋内部蒸发、水汽输送和降水过程构成了全球水文循环的主体,但长久以来对全新世大洋内部水文循环的演变历史和驱动机制缺乏认识。利用全球热带海区98个站位混合层浮游有孔虫壳体的δ18O和Mg/Ca温度记录,计算了全新世以来表层海水δ18...
关键词:低纬水循环 轨道周期 海水氧同位素 浮游有孔虫 
第四纪热带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氧同位素的岁差周期被引量:4
《第四纪研究》2020年第6期1464-1473,共10页黄恩清 赵蔓 王跃 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605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批准号:2018YFE0202401)共同资助。
表层海水氧同位素记录是重建低纬水循环演化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受到区域降水-蒸发平衡、洋盆间水汽再分配、陆地淡水输入、洋流混合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气候意义的解读十分复杂。文章收集和计算了过去45万年以来热带西太平洋-南海数...
关键词:低纬水循环 季风 水汽输送 更新世 降水同位素 
末次盛冰期巽他大陆北部草本植被扩张被引量: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20年第1期85-93,共9页杨莹 田军 黄恩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古海洋学”(41525020),“晚中新世大洋碳位移事件的成因机制及其古环境效应”(41776051);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新近纪南海碳酸盐补偿深度变化及其古气候意义”(A类,16XD1403000)
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全球低海平面时,巽他陆架大面积暴露,其上的植被类型对于生物多样性演化和全球陆地碳储库有重要影响。但目前植被重建结果仍存在很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LGM时巽他陆架主要分布稀树草原植被,雨林只...
关键词:草本植被 长链烷烃 末次盛冰期 巽他陆架 南海 
冷水珊瑚测年与大洋中——深层水碳储库被引量:3
《地球科学进展》2019年第12期1243-1251,共9页黄恩清 孔乐 田军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编号:MG20190101)资助.
冷水珊瑚古环境应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建立精确的年龄模式。目前常用的珊瑚定年技术包括U/Th,AMS^14C和210Pb测年,其中前两种方法尤为重要。不同冷水珊瑚属种适用不同的定年方法。高镁方解石质的竹节柳珊瑚可用AMS^14C和210Pb测试方法定...
关键词:冷水珊瑚 U/Th测年 放射性碳测年 南海 末次冰消期 碳循环 
冷水珊瑚氧、碳同位素——古水温重建与钙化机制被引量:1
《地球科学进展》2019年第12期1252-1261,共10页孔乐 黄恩清 田军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编号:MG2019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古海洋”(编号:41525020)资助.
冷水珊瑚是开展中—深层海水高分辨率古海洋学研究的理想载体。不同于浅水珊瑚,冷水珊瑚受到生命效应的强烈影响,其δ18O亏损4‰~6‰,δ13C亏损约10‰,因此利用冷水珊瑚氧、碳同位素恢复古水温时需要校正。综述了利用冷水珊瑚氧、碳同...
关键词:冷水珊瑚 生命效应 中深层水温度 钙化模型 
全球季风与大洋钻探被引量:2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年第7期960-963,共4页汪品先 田军 黄恩清 
从第四纪冰期起步的古气候学,历来将北半球冰盖作为研究的核心,大洋钻探的古气候学、古海洋学研究也不例外;然而,近20多年来低纬地区古季风的研究却变得重要起来.大洋钻探在1996年编制的科学计划里,气候环境的主题是北极冰盖、海平面和...
关键词:季风 大洋 钻探 科学计划 厄尔尼诺 海洋学研究 2001年 气候学 
中更新世以来东亚冬季风海陆记录对比被引量:10
《第四纪研究》2015年第6期1331-1341,共11页黄恩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0605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14M561510)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项目(批准号:biG20130201)共同资助
东亚季风系统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具有强劲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气候区.由于东亚冬季风与北半球冰盖体积大小强烈相关,可以提供北半球冰盖在第四纪冰期旋回过程中的变化信息,因此研究东亚冬季风演化具有显著意义.本文通过现代观测数据,发现在...
关键词:东亚冬季风 更新世 南海 黄土 沉积记录 
南海南部120ka以来元素地球化学记录的东亚夏季风变迁被引量:12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0年第2期134-141,共8页梅西 张训华 郑洪波 刘锐 谢昕 黄恩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6033);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2007CB815906);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0621063)
利用XRF岩芯元素扫描仪对南海南部MD05-2896孔岩芯样品进行1 cm间隔的元素测试。该孔底部年龄约为120ka。研究表明,南海南部间冰期夏季风活动增强,上升流发育;夏季风和降雨带来的陆源有机物输入增加,提高了表层的生产力;冰期夏季风减弱...
关键词:南海南部 晚第四纪 元素地球化学 东亚夏季风 生产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