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神话

作品数:24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虹艳杜丽丽任海云王吉正王继锋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师范学院学报》《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城》《北方论丛》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亚裔电影中的母女关系:“厌母”症候的消解与“母亲神话”的重构被引量:1
《东南传播》2022年第8期43-45,共3页陈程 雷倞 
亚裔电影通过探讨移民家庭中的母女关系,直面中国式母亲在西方环境下的生存困境,塑造出反传统的母女关系和反神话的母亲形象。其中引发热议的亚裔电影代表作《喜福会》《别告诉她》《瞬息全宇宙》均以家庭代际冲突彰显东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亚裔电影 母女关系 女性意识 《瞬息全宇宙》 厄勒克特拉情结 
从反思母亲神话到“厌母”症候:国产女性电影中的母女关系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22年第3期115-122,共8页蔡郁婉 
母亲神话往往将母亲描述为贤惠慈爱、牺牲自我的形象。近年来,女性创作者开始了对母亲形象的重新审视。国产女性电影亦不例外。电影《嘉年华》《送我上青云》《春潮》都涉及了对于母亲形象和母女关系的再思考,塑造了反神话的母亲形象。...
关键词:女性电影 母亲神话 “厌母” 母女关系 
母亲神话的营构与民族革命的寓言——夏衍电影中母亲形象的生成与意义探寻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66-73,124,共9页王侠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华语电影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开发路径研究”(2018BS108);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华语电影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与传播研究”(18SKGH044)。
夏衍在电影中塑造了一系列正面的充满着“神性”光芒的母亲形象,她们已超越了本身的身份所指,成为夏衍表现与反思民族革命进程的一面镜子。身陷苦海的母亲作为替代性对象,成为最具感召力的民族话语,暗合着夏衍对苦难中国的思考。而他对...
关键词:夏衍 母亲神话 民族革命 寓言式文本 
浅析萧红小说《生死场》的叙事艺术被引量:1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41-43,共3页李雅萍 
萧红习惯于将女性细腻而敏感的情绪体验充分融入到作品之中,从而使作品的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不拘一格的复杂感悟。从三个方面探究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一是"母亲神话"的分崩离析,致力于消解母亲光辉伟大的形象;二是人类在本能欲望驱使...
关键词:萧红 《生死场》 “母亲神话” 动物本能 精神解放 
母亲神话的解构——重读《霜叶红似二月花》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47-50,64,共5页李焕焕 
在文学画廊中,"母亲形象"为其永恒的主题。茅盾在《霜叶红似二月花》中再次塑造了生动丰满的为"母"者形象,她们不再是空洞的能指而是具有人性的所指。以孩子为切入点,来揭露母亲属"人"的生存状态,解构母亲的神话。同时表露茅盾对女性生...
关键词:母亲神话 《霜叶红似二月花》 苦闷焦虑 生存状态 
论“生殖异化”与“母亲神话”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48-154,共7页王宏维 
当代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对妇女劳动的研究,对主要由女性承担的生殖、哺育及其他家务劳动作了持久和专门的探讨。以马克思"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理论作为切入点,审视生育及其他家务劳动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关联,可以看出,由女性承担的这...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社会生产 妇女劳动 生殖异化 母亲神话 
论张爱玲小说的“母亲神话”解构
《戏剧之家》2016年第9期294-295,共2页张笛声 
张爱玲将"母亲"放置在世俗生存环境中,展现其在困境中挣扎生存的状态,还原"母神"的生存本相。为了消解传统话语里的"母神",张爱玲将其从神龛中请到尘世间的世俗生存竞争中,塑造了一批"恶"的形象。
关键词:张爱玲 母性神话 解构 女性意识 人文关怀 
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恶母”形象被引量: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118-120,126,共4页陈小环 
新时期以来,"恶母"书写成为女性文学中一道引人注目的写作景观。铁凝、徐小斌等女作家一改人们的传统审美习惯与心理定势,纷纷反思与拆解传统母性的崇高社会人格,对母亲和母爱情感进行多元化、多角度展示,塑造了一大批"恶母"形象,彰显...
关键词:女性小说 “母亲神话” “恶母”形象 
“母亲神话”消解的背后
《长城》2011年第6期10-11,共2页张宇华 刘义青 
"母亲"是文学中永恒不变的母题,"母亲"是善良、含辛茹苦和大爱无言的化身。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里,我们可以十分轻松地举出歌颂或是正面描写母爱的作品。古代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鲁迅笔下那个永远念叨着"我单知道冬天有狼",痛失...
关键词:母亲神话 元叙事 后现代主义 女性文学 “恶母”形象 
《秋菊打官司》与“母亲神话”
《大舞台》2010年第8期116-116,共1页侯婧 
作为女性文本中最常见的性别角色之一,"母亲"这一身份在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我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影片《秋菊打官司》中,塑造了一位性格执拗的农村妇女,不少人甚至认为该片是农村女性解放的表现。而本文则从女性主义和精神分析的角度...
关键词:女性主义 精神分析 “母亲神话” 《秋菊打官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