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道

作品数:208被引量:56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天宇雷兴山郑冬青岳洪彬岳占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博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秦陵铜车马埋藏与“铜车马坑”性质初探被引量:4
《文博》2012年第6期34-38,共5页刘占成 刘珺 
秦陵铜车马是继兵马俑之后又一重大考古新发现,三十多年来,对于"铜车马坑"的性质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文根据铜车马的埋藏,以敏锐的目光,指出铜车马的埋藏打破了已经回填了的排水渠,进而通过古代丧葬礼制和陵寝制度的研究,经过学术论证...
关键词:铜车马 墓道 排水渠 秦陵大鼎 从葬坑 
唐墓壁画中的楼阙图及其反映的相关问题被引量:2
《文博》2011年第3期23-26,共4页裴建平 
在唐代墓葬中,一般在墓道北壁第一过洞上方都绘有高大的楼阁。本文通过对其中典型楼阁的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和魏晋、北朝此类建筑功能、意义,在近年唐代墓道壁画题材内容新的探讨基础上,对唐代墓葬墓道北壁建筑进行了分析,诠释了其引魂...
关键词:唐代 墓道 楼阁 升仙 
河南焦作博爱聂村唐墓发掘报告被引量:9
《文博》2008年第3期3-17,共15页韩长松 辛中山 赵德才 邢心田 张丽芳 李小龙 
  聂村唐墓位于焦作市博爱县阳庙镇聂村东,太行山之南,沙河南岸的冲积扇平原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关键词:唐墓 聂村 长方形 墓葬(考古) 墓室 墓道 埏道 随葬器物 随葬品 棺床 施釉 发掘报告 墓葬形制 河南焦作 
北齐徐显秀墓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文博》2008年第2期34-36,共3页王运华 
  徐显秀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的王家峰村.200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之一,是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徐显秀墓对进一步了解当时墓室壁画绘制的技法和其反映出的绘画艺术水平,对中国绘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尤为引人关注的足墓...
关键词:徐显秀 青龙 龙虎 图案 雕刻 佛教 彩绘 释教 墓主人 埏道 墓道 墓室壁画 大鹏金翅鸟 
陕西唐墓壁画中幞头形制考辨被引量:5
《文博》2005年第5期80-83,共4页李怡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绘画的发展达到了高潮时期,其中墓室壁画在前代传统的基础上,显示了浓郁的世俗性--绘制在墓道、过洞、天井、甬道等各个部分的壁画,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从形象资料上看,无论官员、卫士、庶...
关键词:唐墓壁画 官样 墓道 埏道 巾子 陕西 
周公庙遗址西周大墓与 夯土围墙发现记
《文博》2005年第3期68-73,共6页种建荣 雷兴山 
座落于周公庙遗址北端的凤凰山,亦名凤鸣岗,乃岐山西段的一条余脉,南距岐山县城约7.5公里.<诗经>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国语·周语>载:"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鸑鷟即古人所称之凤凰.凤凰山因这些记载而得名.山前有五道土梁,原先其...
关键词:周公庙遗址 墓道 埏道 夯土 雷兴 城墙 
谈谈“陪葬坑”的定名问题被引量:1
《文博》2005年第3期46-50,共5页马永嬴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在秦汉时期的大、中型陵、墓附近发现了很多埋藏有各类陪葬品的坑道,因为这些坑道的埋藏地点不同,形制结构不一,内涵也差别很大,因此,造成了学界对其称呼的混乱,如从葬坑、陪葬坑、器物坑、兵...
关键词:陪葬坑 兵马俑 阳陵 称呼 墓道 秦始皇陵 埏道 俑坑 题凑 
试论周公庙遗址的文化内涵及性质被引量:1
《文博》2004年第6期39-43,共5页冯建科 
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六公里处凤凰山南麓的台坡地上,分布在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岐山周公庙的周边,遗址北高南低,面积约10平方公里,遗址内广布仰韶、龙山、先周、西周时期的文化遗迹、遗物,尤以先周和西周文化最为突出.该遗址...
关键词:周公庙遗址 周原遗址 先周文化 建筑基址 考古学文化 墓道 埏道 文化内涵 
西北联大发掘张骞墓始末被引量:4
《文博》1998年第4期62-63,80,共3页陈显远 
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和探险家张骞,系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其卒后归葬故里,墓在今城固县西七里饶家营.墓座北向南,长方形,墓基面积为1.05亩,冢呈覆斗形,长15、宽8、高6米;墓周有翠柏多株,肃穆静谧;墓前约15米处,有汉代石兽二尊,形似“...
关键词:考古发掘 张骞 城固县 联合大学 汉武帝时期 “天马” 胡庶华 常务委员 《史记》 墓道 
西安北郊青门汉墓发掘简报被引量:3
《文博》1998年第4期16-31,52,共17页
青门汉墓位于西安北郊枣园南岭南坡的青门村北侧.1993年3月,西安市市政开发公司在青门小区基建时,发现汉代墓葬群,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清理汉墓10座,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10座汉墓按其形制可分成两大类...
关键词:随葬品 墓葬形制 大泉五十 底径 汉墓 腹径 墓道 文物保护 西安市 平面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