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影响会计法

作品数:333被引量:15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郭晓燚胡晓东刘虹傅荣侯青华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财务与会计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暂时性差异及所得税会计处理解析被引量:1
《财务与会计》2006年第12期35-39,共5页蔡昌 史晓林 朱惠平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取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实际上,在我国会计实践中是允许在纳税影响会计法及应付税款法之间进行选择的,由于纳税影响会计法较为复杂,所以国内...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处理 暂时性差异 《企业会计制度》 纳税影响会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递延所得税资产 损益表债务法 所得税费用 
资产减值与所得税会计(二)
《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10期40-43,共4页应唯 
3、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转回及其对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如果原导致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或者已经消除,使固定资产的价值得以恢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对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予以转回;同时,还应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
关键词:资产减值 所得税会计 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折旧额 企业 财务管理 纳税影响会计法 应付税款法 固定资产处置 
会计调整中的所得税问题
《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10期26-27,共2页张志凤 
会计调整时涉及的损益类调整事项是否调整应交所得税、递延税款和所得税费用是众多注册会计师考生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会计政策变更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方面阐述会计调整中的所得税问题。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应付税款法...
关键词:会计调整 企业所得税 会计政策 追溯调整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 营业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折旧以及所得税的影响
《财务与会计》2001年第11期36-37,共2页车云 唐云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利于提高资产的质量,进一步压缩资产中的水分,但同时使会计核算的复杂程度加大.本文拟对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折旧以及所得税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不当之处请指正.
关键词: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纳税影响会计法 所得税 企业会计制度 时间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财务与会计》1999年第8期21-22,共2页李秀莲 刘存强 
关键词:所得税费用 会计处理方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 时间性差异 应付税款法 会计期间 递延法 债务法 税前会计利润 变化趋势 
国际会计准则有关所得税的新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财务与会计》1998年第11期39-40,共2页李凡 何斌 
1996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新准则较1979年发布的准则有一些重要的变化,特别是取消了纳税影响会计法中递延法的使用,这些变化对我国的会计改革也将有一定的启示。一、暂时性差异概念代...
关键词:时间性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企业所得税 纳税影响会计法 暂时性差异 递延法 会计改革 负债法 启示 递延税款 
时间性差异的确认与递延税款的核算
《财务与会计》1998年第3期31-32,共2页王广亮 李秀华 
一、时间性差异的确认从理论上讲,可列举出多种时间性差异。但在我国,时间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固定资产折旧、长期合同收益的计算和采用预收款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或销售不动产时销售收入的确认。
关键词:时间性差异 递延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 应交所得税 税前会计利润 核算 会计折旧 纳税影响会计法 确认 固定资产折旧 
递延税款性质及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
《财务与会计》1997年第4期41-43,共3页梁兵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中允许选择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它是将所得税视为企业在获得收益时发生的一种费用,并随同有关收入和费用计入同一会计期内,以使收入与费用相配比。时间性差异对纳税的影响被处...
关键词:递延税款 资产负债表 时间性差异 所得税会计处理 纳税影响会计法 列示 递延法 债务法 性质 企业 
递延法与负债法的比较及评价
《财务与会计》1996年第3期27-28,共2页王智刚 曹利 
财政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指出,企业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处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时间性差异所造成的纳税影响时.'一般应按递延法进行帐务处理','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企业也可以采用债务法(即负债法,笔者注)进行...
关键词:企业 纳税影响会计法 递延法 负债法 比较 评价 所得税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财务与会计》1995年第3期29-31,共3页刘翰林 
由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对有关收支的确认采取了与财务会计制度不同的模式,故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确定的会计所得,与按照税法确定的计税所得之间必然产生差异。这就引起了所得税会计问题。所得税会计包括对因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之间的...
关键词:会计所得 时间性差异 纳税影响会计法 递延税款 所得税会计处理 应交所得税 比较与选择 应付税款法 会计核算方法 帐务处理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