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夏季风建立

作品数:20被引量:21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何金海王黎娟徐海明温敏冯瑞权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气象学院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热带气象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计算物理》《高原气象》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海夏季风建立和结束日期及与其强度的关系被引量:8
《热带气象学报》2014年第6期1037-1047,共11页张莉萍 李栋梁 李潇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43020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博导类)(20113228110003)共同资助
利用1948—2012年NCEP/NCAR再分析全球格点日平均资料,将南海区域(110-120°E,10-20°N)850 h Pa候平均纬向风稳定地由东(西)风转为西(东)风,且同一层上稳定地有θse≥335 K(θse〈335 K)确定为南海夏季风建立(结束)日期,得到...
关键词:气候变暖 南海夏季风 建立和结束日期 越赤道气流 
2005年南海夏季风建立偏晚和持续异常偏南的成因分析被引量:5
《热带气象学报》2009年第2期154-162,共9页鲍媛媛 琚建华 金荣花 康志明 
国家气象中心自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418302)资助
通过分析大气环流及其热力结构演变特征,揭示2005年春末夏初南海季风爆发偏迟和持续异常偏南的原因。结果表明,阿拉伯高压偏强,与中高纬度高压脊叠加,导致较高纬度冷空气南下青藏高原南侧及中南半岛一带,抑制了中南半岛附近地区大气增温...
关键词:西南季风 阿拉伯高压 热源 
广西汛期暴雨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期的关系被引量:10
《热带地理》2009年第1期16-19,25,共5页欧艺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科自0728074)
利用1960―2006年共47年广西88个气象测站逐日降雨量资料,分析了广西汛期暴雨站次、日数等降水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和可能的成因,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南海夏季风建立期与广西汛期暴雨日数、洪涝站次、受灾面积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
关键词:汛期暴雨 相关分析 南海夏季风建立 广西 
高原南侧地形槽与孟湾槽的形成演变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被引量:9
《高原气象》2008年第4期764-771,共8页韦晋 何金海 钟珊珊 温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33018);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06CB4036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5029)共同资助
用1981-2000年NECP/NCAR再分析数据集资料,分析了全年各月大气环流特征,发现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南侧低空基本上存在一个常年正涡度带,这是高原近地面西风与其外围自由大气西风之间的气旋性切变的表现。特别是在90°E附近有一明显...
关键词:高原南侧地形槽 孟湾槽 季风爆发 
1998年5月南海夏季风建立的诊断和模拟研究被引量:2
《高原气象》2006年第4期557-566,共10页宋正山 彭京备 张道民 张庆云 
973项目"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课题(2004CB418303);中国科学院(ZKCX-SW-210)项目第三课题共同资助
利用NCEP/NCAR高空格点和TBB资料,通过大气热源、水汽汇和准地转位涡方程诊断分析,以及中期数值模拟试验,讨论了南海夏季风建立的中期突变过程物理机制,也讨论了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南海季风建立之前,在孟加拉湾...
关键词:南海夏季风 青藏高原 位涡 热带气旋 冷空气活动 
南海夏季风建立特征及模拟被引量:1
《台湾海峡》2006年第2期160-165,共6页李飞 胡鹏 何金海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4、2005年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采用GRAPES对2a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GRAPES成功的模拟了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南海地区低层东风转向和副高迅速东撤的过程,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
关键词:气象学 南海季风 数值模拟 GRAPES 
苏门答腊地区对流活动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被引量:21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451-460,共10页王黎娟 何金海 管兆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305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135020)
使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1980—1997年TBB资料和NCEP/NCAR40a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苏门答腊地区对流活动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发现南海夏季风的建立与冬季位于苏门答腊的对流中心由冬入夏沿"大陆桥"和中南半岛的系统性移动有...
关键词:苏门答腊 对流 “大陆桥” 中南半岛 南海夏季风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模式诊断研究被引量:7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年第3期494-509,共16页骆美霞 李崇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数值试验研究"资助
应用全球谱模式 (T42L9)对 1 986年和 1 987年个例进行了一系列有、无凝结潜热加热和地表感热以及地形作用的单因子敏感性数值预报试验 ,对预报模式输出的大气凝结潜热量和地面感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诊断分析。个例敏感性试验结...
关键词:南海夏季风 地形作用 数值试验 凝结潜热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气候特征及其机制的讨论被引量:4
《新疆气象》2004年第1期1-7,共7页何金海 王黎娟 徐海明 周兵 
使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期间高质量资料和NCEP/NCAR40年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建立前后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要素的突变及爆发过程。发现南亚高压迅速从菲律宾以东移到中南半岛北部,孟加拉湾槽加深加强,赤道印度洋西风加强并向东向北...
关键词:南海夏季风 大尺度特征 孟加拉湾槽 数值试验 
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数值模拟试验被引量:1
《计算物理》2003年第5期455-457,共3页杨辉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ZKCX2-SW-2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40900);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40023001)资助项目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谱模式(T42L9)对南海夏季风建立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东南亚地区强大的潜热加热产生印度洋上跨赤道的偏南辐散风、高原南侧的偏西辐散风、高原东侧的偏...
关键词:南海 夏季风 数值模拟试验 青藏高原 动力作用 地形作用 潜热加热 东南亚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