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臣

作品数:64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韩策刘国华吴慧媛方裕谨屈春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韩山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沿江四路炮台德籍教习朱臻仕在华经历考略——以《朱臻仕者》碑为中心
《国家航海》2024年第1期124-138,共15页刁文伟 陈一川 张鸿 
《朱臻仕者》碑为清末沿江四路炮台的德籍总教习朱臻仕(John Jürgens,1855?—1903)的墓碑。本文以《朱臻仕者》碑文为基础,考证朱臻仕在华的主要经历,重点分析朱臻仕“自毙”的原因,指出其自毙与1897年胶州湾事件后中德关系恶化、张之...
关键词:朱臻仕 碑刻 南洋大臣 炮台 总教习 
中国人东、西、南、北洋概念的流变
《新华文摘》2024年第7期163-163,共1页
郭卫东在《清史研究》2024年第1期撰文指出,宋朝海外贸易兴发,国人眼界略开,东西南北洋的名词均已出现。元代的“西洋”指的是南亚或东南亚,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指的也是如此。明朝中叶以后,西人将“西洋”与欧洲相连。宋代“东洋”指...
关键词:清史研究 南洋大臣 明朝中叶 康熙年间 通商口岸 海外贸易 近海区域 西洋 
第一幕 寻梦
《中国收藏》2023年第12期82-87,共6页
因为曾经屈辱,所以倍加渴望。回眸近代百年,鸦片战争的硝烟,打破了天朝上国遗老遗少的自得迷梦。而1872年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成功,开中国近代股份制之先河,为清政府『寓强于富』和『略分洋商之利』提供了范例,但在封建专制禁锢下,...
关键词:官督商办 天朝上国 南洋大臣 两江总督 轮船招商局 遗老遗少 封建专制 郑孝胥 
魏光焘反讥同僚
《对联》2023年第3期26-27,共2页欧阳日初 
魏光焘(1837-1916年),字午庄,原名光邴,自号石龙山人,晚年号老庄,别署湖山老人。湖南省隆回县司门前镇人。是我国近代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魏源的族孙。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曾先后担任过甘肃、新疆、江西布政使,云南...
关键词:云贵总督 南洋大臣 两江总督 魏光焘 湖南省隆回县 石龙山 晚清政治 司门前镇 
《1899年中英勘界地图》与公共租界的扩张
《都会遗踪》2023年第1期76-85,共10页傅林祥 
《1899年中英勘界地图》是公共租界扩展时,由工部局总董安徒生、上海县知县王豫照及南洋大臣刘坤一委派的代表福开森、余桢祥共同签署的勘界地图。地图主要内容为公共租界扩展的新租界线、界石竖立地点及虹口老租界线,是反映租界扩展过...
关键词:南洋大臣 刘坤一 工部局 公共租界 总董 勘界 福开森 法租界 
魏光焘楹联选析
《对联》2023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谭水松 
魏光焘为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同为清政府重臣。咸丰六年入湘军,后投左宗棠部,光绪时初任道员,一八九四年甲午战争爆发后,募兵北上,与湖南巡抚吴大澄援辽抗日,后历任陕西巡抚、陕甘总督、...
关键词:陕甘总督 湖南巡抚 云贵总督 张之洞 南洋大臣 两江总督 刘坤一 吴大澄 
“湘人江督格局”的形成与晚清政治被引量:3
《史林》2023年第1期145-161,219,共18页韩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2021“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批准号:7101502715)阶段性成果。
“湘人江督格局”是晚清史上的重要现象。其形成和终结的历程,既反映了咸同以降清朝政治版图和派系权力的演变,也牵动着朝廷、北洋和南洋的关系,还体现了内政外交的互动。该格局虽奠基于湘军之崛起,但形成过程复杂多变,大体可以1880年...
关键词:两江总督 南洋大臣 曾国藩 李鸿章 沈桂芬 
东南互保格局是怎样被破解的?——光宣之际南北关系转变的一个表现
《近代史学刊》2022年第1期158-166,312,共10页韩策 
甲午战争前的近三十年,清朝国内局势大体稳定。除国际因素外,这主要是湘系、淮系、清流士大夫及满人统治集团四大势力支柱和平衡的结果。其中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领导的淮系主导洋务运动,掌国防、办外交,势力尤大,北洋淮系也是政...
关键词:东南互保 北洋大臣 变法运动 庚子事变 南洋大臣 两江总督 刘坤一 直隶总督 
杨杏佛与赵志道的婚姻悲喜剧
《各界》2022年第5期91-96,共6页葛昆元 
在美国,两颗青年学子的心跳在了一起杨杏佛之子杨小佛先生曾说过:"如果没有百年前的那场辛亥革命,我父亲杨杏佛和母亲赵志道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走到一起的,更无缘结成夫妻."的确如此.他们两家原本不认识,家境更是相差悬殊,可以说有霄壤之...
关键词:湖广总督 张之洞 南洋大臣 赵凤昌 两广总督 辛亥革命 杨杏佛 江苏常州 
沈葆桢对北洋海军筹建的影响
《炎黄纵横》2020年第8期10-13,共4页陈悦 
187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台湾,事件平息后,清政府高层立即进行了史称"海防筹议"的海防政策大讨论,旨在寻找快速提升中国海防实力的路径。1875年5月30日清政府颁布上谕,命令时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新任南洋大臣、两江总督沈葆桢...
关键词:北洋海军 海防建设 中国近代化 沈葆桢 北洋大臣 南洋大臣 两江总督 中国海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