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叶

作品数:261被引量:13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延清钱江何一民甄雪燕梁永宣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西北大学深圳大学香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断后
《芙蓉》2024年第5期89-95,共7页邱振刚 
去A市开会前,我就知道,到时可能有机会参观这个知名古镇。据说,在明朝中叶,一位将军率军出征,来这里征讨一个造反的土司。因为这场仗打得过于惨烈,很多伤兵伤势过重,无法随军返回,索性就留了下来。他们的家卷赶来后,镇子就慢慢出现了。...
关键词:明朝中叶 造反 土司 惨烈 
“斜杠大儒”王阳明
《环球人物》2024年第19期90-92,共3页陈正宏 
在今天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王阳明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科生”。提到他的名字,一般都会把他跟“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样的哲学术语联系起来。但时光倒退500年,在王阳明生活的明朝中叶,除了哲学家(当时称为理学家、道学家)的名头,...
关键词:致良知 王阳明 知行合一 明朝中叶 道学家 心学 能征善战 哲学术语 
新工开物
《上海百货》2024年第4期58-59,共2页大野 
2024年Created in China专题来到了它的最后一期。这一年,我们讨论过科技与设计的交融、视觉中的东方叙述、中国香的道与术。如今,在专题的卷末,我们决定将落脚点放在“新工开物”,理解今天的工艺设计传承、变形与创新的那一部分。初刊...
关键词:《天工开物》 批量化生产 明朝中叶 设计传承 互联网 明崇祯 道与术 
中国人东、西、南、北洋概念的流变
《新华文摘》2024年第7期163-163,共1页
郭卫东在《清史研究》2024年第1期撰文指出,宋朝海外贸易兴发,国人眼界略开,东西南北洋的名词均已出现。元代的“西洋”指的是南亚或东南亚,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指的也是如此。明朝中叶以后,西人将“西洋”与欧洲相连。宋代“东洋”指...
关键词:清史研究 南洋大臣 明朝中叶 康熙年间 通商口岸 海外贸易 近海区域 西洋 
做人为政当学无花果
《党的生活(河南)》2023年第22期54-54,共1页胡凯 
无花果又称“文仙果”“映日果”“红心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汉代从波斯传入中国,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药食两用型水果。其因无花而实的特性,为世界各国文化所推崇。在希腊神话中,无花果被...
关键词:无花果 地中海沿岸 明朝中叶 药食两用 丝瓜 营养价值 李东阳 希腊神话 
在鄱阳湖旁挖个八百里深坑装水
《演讲与口才》2023年第22期59-59,共1页燕赵任侠 
明朝中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全国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不用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收入。因为贵族、大地主疯狂地掠夺土地,封建剥削进一步加剧,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国家变得矛盾重重张居正当上内阁首辅之后,开始大规模改...
关键词:封建剥削 明朝中叶 土地兼并 内阁首辅 张居正 矛盾重重 八百里 鄱阳湖 
肖仙梵之身,夺上清之魄——从《天工开物·冶铸》看古人的智慧与想象
《现代阅读》2023年第22期26-27,共2页山海有静 
物自天生,工开于物。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多项技术,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更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走进《天工开物·冶铸》,既能了解中国古代金属冶...
关键词: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手工业生产 明朝中叶 金属冶炼 宋应星 铸造技术 科学技术 
洪雪飞:昆、京双栖明星
《徽州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25-27,共3页方光禄 
三阳是县旱南清凉峰脚下的一个古村落。早在宋代,就有官府在此设置巡检司(相当于如今的公安派出所)。明朝中叶,洪氏迁入,迅速繁衍成为大族。族众屋宇沿着梅溪两岸蛇蜓而建,层层叠叠,蔚为大观。应着徽商发展的潮流,乡村文化也日益浓郁。
关键词:古村落 公安派出所 明朝中叶 巡检司 清凉峰 
出游:从名园到胜景的两种图画倾向
《美术文献》2023年第7期6-9,共4页肖芳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明代园林绘画研究”(项目编号:20BF094)的阶段性成果。
自明朝中叶兴起旅游浪潮之后,文人与职业作者独特的出游体验便投射于各式图画,形成了“纪行”或“纪游”的不同趋向。名园实景的象征性与自然胜景的真实性共同建构起图画与景致的再现模式,推进了画意表达与图像绘制两种风格机制的互相...
关键词:明朝中叶 园林绘画 实景园林 画意表达 图像制作 
宜兴紫砂产业现状的调查及发展建议
《江苏陶瓷》2023年第2期9-10,12,共3页曹利敏 钱丽芸 
宜兴是著名的陶都,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和七千多年的制陶历史。发源于宋代的宜兴紫砂陶更是享誉海内外,由于紫砂陶独特的透气特性,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明朝中叶开始,紫砂壶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紫砂器皿受到市场追捧,这一盛况一直延续至今。...
关键词:产业配套 明朝中叶 技术职称 家庭作坊 从业人数 信息传递 常住人口 宜兴紫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