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性卒中

作品数:28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倪萍肖慧陈自谦许尚文钱根年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医药》《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临床军医杂志》《中国医药指南》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老年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早期识别
《实用老年医学》2023年第8期858-860,共3页张洁 田冰洁 金曼 
30%的70岁以上老年人和50%的85岁以上老年人的常见主诉之一是眩晕[1]。老年人中枢性眩晕的常见脑血管事件是小脑缺血性卒中,其中约10%仅以孤立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2]。当老年人小脑梗死以孤立性眩晕为唯一表现时,往往很难在接诊早期...
关键词:孤立性眩晕 小脑梗死 中枢性眩晕 脑血管事件 脑缺血性卒中 早期识别 治疗策略 脑梗死病人 
脑缺血性卒中血脑屏障破坏模型建立与功能障碍的定量检测方法及进展被引量:4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2年第3期129-135,共7页杨净松 吕梁 宋巍 刘兴利 
吴阶平医学基金(320.6759.2020-08-12);2020SKY影像科研基金(Z-2014-07-2003-21)。
回顾缺血性脑卒中过程总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的动态病理改变与关于BBB在脑缺血性卒中过程中的破坏过程以及当前实验方法在BBB的破坏评估量化过程中的新进展。
关键词:脑缺血性卒中 动物模型 定量分析 血脑屏障 
转录因子EB通过激活自噬及溶酶体功能改善缺血性卒中小鼠神经功能被引量:7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21年第7期1178-1186,共9页周大旺 张晨禹 黎博 张强 刘聪 詹浩洪 胡春林 廖晓星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No.2020A1515010120);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No.JCYJ20160608142215491)。
目的:观察外源性导入转录因子EB(TFEB)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1)15只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用于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MCAO)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阻2 h组、梗阻4 h组、梗阻8 h组和梗阻24 h组,每组3只,W...
关键词:脑缺血性卒中 转录因子EB 自噬 细胞凋亡 溶酶体 
重症颅脑损伤需要镇痛镇静吗
《健康女性》2020年第11期88-88,共1页高功刚 
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指的是在人们头部受到外界严重的打击后导致的创伤,或者是脑缺血性卒中、颅脑出血、颅内感染、脑肿瘤或其他疾病需要进行强化监测和治疗的患者。该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一些报告显示各种创伤死亡率有30%— 50%之高...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重症颅脑损伤 颅脑出血 颅内感染 脑肿瘤 脑缺血性卒中 颅脑损伤患者 镇痛镇静 
基于微波测量技术的脑出血与脑缺血性卒中鉴别实验研究被引量:2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9年第5期404-408,共5页王凤 鲍俊林 李怀强 彭伟豪 许佳 庄伟 杨骏 张海生 宁旭 秦明新 陈明生 
目的搭建微波散射参数采集系统,检测脑出血和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2种卒中类型的非接触快速鉴别方法。方法选取家兔进行造模,其中脑出血组8只,采用自体血注入造模;脑缺血组6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股动脉放血方法造模。测量激励信号...
关键词:脑卒中诊断 脑出血 脑缺血 微波测量 非接触诊断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标志物水平检测被引量:2
《实用医技杂志》2017年第7期763-764,共2页王强 
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2011014)
近年来研究报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发生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OSAHS患者主要表现为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及睡眠节律紊乱,反复多次地发生呼吸暂停及觉醒,长期存...
关键词:标志物水平 脑血管性疾病 血栓性疾病 HYPOPNEA 呼吸暂停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素 脑缺血性卒中 氧化应激 缺血性脑卒中 
DTI和DTT评估脑缺血性卒中所致运动功能损伤康复研究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A01期181-182,共2页郭龙军 鹿梦岩 王娟 
目的分析缺血性卒中所致运动功能损伤患者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的评估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 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RI 分别进行DTI、DTT 检查,对数据进行后期处理.观察检查结果,评估CST损伤程度与...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运动功能损伤 DTI DTT 
阿托伐他汀40~80mg有效降低卒中/TIA患者颈动脉斑块易损性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年第4期481-481,共1页本刊 
卒中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约20%的缺血性卒中由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约7%脑血管事件与明显的颈动脉狭窄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脑血管危险分层除了与狭窄程度有关,也与颈动脉粥...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 TIA患者 mg 脑缺血性卒中 卒中风险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疾病 斑块回声 危险分层 狭窄程度 
颈部动脉易损斑块及其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年第3期239-240,共2页吴秀娟 刘亢丁 王娟 刘海玉 邢英琦 
颈部动脉易损斑块,即不稳定斑块,与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有众多因素参与了颈部动脉斑块的形成,如脂质沉积、炎性反应、蛋白水解及新生血管形成等。颈部动脉易损斑块的组织学特点为较大的脂质核、较薄的纤维帽以及大量的炎性...
关键词:易损斑块 颈部动脉 识别 脑缺血性卒中 新生血管形成 脂质沉积 不稳定斑块 组织学特点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的影响效果研究被引量:3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1238-1238,共1页蒋艳丽 
北方地区饮食习惯和气候原因造成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居高不下[1]。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造成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一直较高。常见的脑血管意外有脑出血和脑缺血性卒中,脑血管意外高发于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由于脑血管意外后常留有...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意外后抑郁症 心理护理 患者心理 脑缺血性卒中 饮食习惯 北方地区 老年人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