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地

作品数:789被引量:3421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潘保田李有利张世民陈杰高红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理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贵州高原北部河流阶地发育与喀斯特地貌演化被引量:9
《地理研究》2021年第1期81-92,共12页蒋玺 陈文奇 宁凡 孙玉慧 敖进 罗维均 况光显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9]2852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2020]1Y164);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20184000956,20194000470)。
贵州高原北部发育平缓丘丛和深切峰丛2种喀斯特地貌组合,保存于喀斯特山间盆地的河流阶地对区域地貌演化具有指示意义。本文根据阶地发育特征和光释光(OSL)测年,分析阶地形成的时代和动力,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构造抬升和河流侵蚀对黔...
关键词:贵州高原 河流阶地 OSL测年 喀斯特 地貌演化 
黔中乌当盆地阶地沉积特征及其对盆地演化的指示被引量:6
《地理研究》2020年第6期1242-1254,共13页蒋玺 陈文奇 宁凡 郑军 罗维均 周涌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9]2852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3121);贵州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JGZD201508)。
黔中乌当盆地是贵州省山间盆地的典型代表,四级河流阶地清晰地记录了新构造运动中区域地壳抬升和盆地演化。通过阶地沉积物砾组统计、粒度分析、光释光(OSL)测年,探讨盆地的发育和演化。结果显示,阶地砾石排列指示盆地水系古流向与现代...
关键词:乌当盆地 阶地 砾组统计 粒度分析 OSL测年 
西藏中部当惹雍错湖泊阶地记录的中晚全新世古气候变化被引量:7
《地理研究》2017年第6期1191-1200,共10页刘玉青 林晓 王君波 汪勇 隗如义 寇强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2070;41330103;41271225)
西藏中部是西风与季风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对气候变化响应极为敏感。以该区域当惹雍错西北部T1阶地的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光释光测年确立年代标尺,通过沉积物粒度、TOC、TN等代用指标分析,对当惹雍错地区中晚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
关键词:当惹雍错 湖泊阶地 古气候 季风 西风 
山西中条山北麓断裂夏县段新构造运动被引量:12
《地理研究》2014年第4期665-673,共9页苗德雨 李有利 吕胜华 田建梅 王怡然 司苏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019);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200908001)
通过分析夏县段中条山北麓山麓剥蚀面上的黄土地层,认为山麓剥蚀面形成于2.4 Ma以前。与邻近盆地内钻孔的研究成果对比,得到中条山北麓断裂第四纪以来的垂直活动幅度约700 m,抬升速率为0.29 mm/a。GPS测量得到断层将末次冰期极盛期形成...
关键词:中条山北麓断裂 山麓剥蚀面 阶地 古地震 活动速率 
地理学学位论文摘要
《地理研究》1988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对阿坝州区域地貌首先从形态分析入手(包括形态计量)归纳了阿坝州地貌的形态结构等七个方面的主要特征,全州分为高原与山地峡谷区两大基本的地貌单元,然后以新构造运动为重点来论述构造地貌,分为五个强烈活动期和两个加速上升期,并证实...
关键词:地理学 论文摘要 构造地貌 河流阶地 夷平面 地貌单元 峡谷区 学位 形态分析 阿坝州 
黄土侵蚀与啮齿动物活动关系的观察——以滹沱河流域的黄鼠为例
《地理研究》1983年第4期92-98,共7页梁俊勋 
在滹沱河流域两岸的观察中发现,达呼尔黄鼠对黄土的强烈挖掘活动,可以促使和加速黄土区冲沟崩塌侵蚀的发生和发展。经相关和回归检验,表明自然数量的黄鼠数量及其挖掘的洞口土堆的体积量与黄土塌方的体积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滹沱河流域 黄土侵蚀 啮齿动物 土堆 塌方体 阶地 黄土区 调查点 丘陵地 沟壁 
松辽水系的变迁被引量:22
《地理研究》1983年第1期48-56,共9页杨秉赓 孙肇春 吕金福 
现代松辽水系是在松辽盆地地质构造、古地貌发育的基础上,几经变迁逐渐演变而成的。晚第三纪以来,古松辽水系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河湖交替。中新世早期,形成了古嫩江—西辽河向心状水系。中新世晚期,形成了大安—大布苏湖和盘山—田庄台...
关键词:松辽水系 松辽平原 西辽河 松嫩盆地 三级阶地 大布苏 中更新世 大湖 嫩江 松辽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